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7年的北平初等工业学堂的木工科,1936年升级为土木工程专业,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学科之一,2006年在原来土木工程系基础上更名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8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培养了大批行业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其中包括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学院学生连续17年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全国每年30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学生2106人,师生党员共500人,在近几年发展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形成了政治生态、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良好格局。近年来,学院牵头获得国家科技奖3项,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奖7项,获奖教师党员占82%。学院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称号人才10人,80%是党员。学院拥有国家级平台3个,教育部平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建有国际先进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可为北京“世界超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国家“生命线工程”的全寿命期抗震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学院设有党委书记1名,主持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2名,其中1人专职负责学院党建工作;共有党委委员7名;学院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正科级配备;另设五级职员专职组织员1名,兼任党委秘书。学院党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完备,形成了以“主讲主问主评论”理论学习、“三位一体”党性实践教育、“党建路桥工程”党建服务、“融入式”思政育人、“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 特色办学的系列运行机制和模式。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学校调研时指出,土木学院面向抗震防灾研究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多项性能指标实现国际领先,在建筑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减灾等技术领域代表了行业先进水平;时任中组部副部长齐玉来校调研时,对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给予高度肯定;时任市委常委、市委教工委书记林克庆观摩学院师生党支部“主讲主问主评论”理论学习时,对学院与时俱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实践创新表示充分认可。学院“构筑‘融入式’思政新模式,把实践育人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案例入选教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

近年来,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与科研方面,学院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项。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获批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1个,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

教育教学方面,学院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教学成果奖5项,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精品课、优质课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北京市优质教材课件1门,主持教学改革项目39项,近5年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90余项,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就业率连年95%以上,连续17年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全国每年30位)。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院党委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先后2次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个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1个党支部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第二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学生党支部获北京市级红色“1+1”示范项目一等奖,并登上北京日报头版头条;1个本科生班级获评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称号。学院思政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学生实践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模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建案例”并入选北京党建蓝皮书。1人获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名学生党员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第二批“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最早创建于1907年,2006年更名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现设21个党支部,师生党员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