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的基本情况
当前机械设计制造教师党支部由主持并完成国基项目的副教授张立平(女,42岁,博士)作为教师支部书记,由特聘专才王凯(男,38岁,高级工程师)和青年学术骨干刘杰(男,38岁,副教授)担任支部委员,保证支部委员稳定。目前机械设计制造教师党支部由20名党员组成,其中有博士学位17人,占比85%,高级职称的教师党员12人,占比60%。
党支部的特色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系教师党支部在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抓住学校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的新机遇,深入结合思想教育、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克服碎片化活动,建立具有传承性和系列性的支部活动计划,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专业文化,树立支部特色。认真履行“代表、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先锋团队作用,带领党员同志不断探索,积极进取,创新党建模式,积极探索“党建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兼顾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群众和党员齐发展”的党建工作模式,秉承“科技创新、科教相长、服务地方”的发展原则,以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申报为契机提升支部活力,不断推进各项工作,逐步实现党建工作“三融入目标”。
抓中心党建,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彰显先锋带动效应。机械设计制造系教师党支部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 的理念,推进支部教育学习规范化,制定党员学习发展计划,开展“党员作用发挥、先锋示范”的党建工作方法,引导青年博士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作用,鼓励党员教师身先士卒,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和教学会议,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注重典型引领,在党员教师中率先开展比业绩、比担当、比作为,比贡献活动,逐步形成“积极有为、和谐共进”的学习和工作良好氛围。建立支部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展开调查研究并解决教师学生的实际问题,积极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党员教师师德师风经验交流制度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双提升,辐射提高非教师党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实行多元化学习模式,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支部认真开展“三会一课”,落实“第一议题”,严格执行党组织生活会议制度。在线下学习的同时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平台、QQ群、易班等数字化平台开展党员理论学习和交流,组织全体党员积极投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教育活动,学习贯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出2篇高质量推文,开展“品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走红色基地、我为祖国升国旗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疫情当前,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支部开展党建促和谐平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在在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率先垂范、勇于担当;踊跃报名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引导党员全部联系报到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支部党员教师主动承当大量的网课任务,建立多个网络教学平台测试,遴选出网络运行顺畅、播放清晰、互动方便的教学平台,支部党员教师承当了本学期26门本科生课程和6门研究生课程,包含网络课程教学PPT30余份,测试试题100余份,实现了网络教学100%全覆盖,支部党员教师履职尽责,积极探索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新模式。疫情期间支部党员刘军副院长带领大家坚守初心使命,实现了学校“停学不停教,停学不停课”的教学担当,其相关先进事迹在学习强国平台 “校园风采”专栏得到相应报道,两位教师获线上教学优秀教师。
构建党建育人新模式,建立“五级”竞赛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智能制造视域下机械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党建工作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以党建推动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着力打造支部特色。机械设计制造系开设“机械创新设计”学生创客室,教师党员带头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竞赛,构建“支部-院-校-省-国家”五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激励机制,以激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赛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将党建工作和学生培养有机融合,探索地方高校教师党建工作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模式。2018年至今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CAD绘图比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工科实验技能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多项大学生竞赛,深化支部育人工作特色,获多项国家一等奖和省一等奖等80余项奖项,《软体机器人核心部件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荣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分赛金奖。同时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术基金、实验基金和创新创业项目,2018年至今共立项50余项,今年又获2项省级大创项目,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党支部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力争达到学生“人人有专利、个个做科研”的培养目标,教师指导的学生已申请发明专利近30余件。2021年申报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开设基于学生为中心的Capstone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实际项目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学科发展,促进申博工作迈上新台阶。支部以“我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做贡献”为目标,以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申报为契机,积极配合二级学院开展学科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工程中心申报、教研平台与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引进等教学和科研活动。成功举办“高端装备动力学与健康维护创新论坛”和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高性能电机绝缘轴承技术”项目启动会;举办“机器人与机构学研讨会”,协助成立军工研究院,更好凝练学科特色。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校内外专家帮助申报教师审查项目申报书,在项目开展、奖项申请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促进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从而在教师结构、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及学科整体水方面平再上新台阶。同时党建引领,积极建设教师队伍,2018年至今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人、教学团队1个,机器人教学团队获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支部所在系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支部所在的机械学科被为省“珠江青年”设岗学科,2019年支部丁东红同志获青年珠江学者;2020年通过IEET认证中期检查,申报国家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获批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突出党建引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形成示范效应。党建引领教学,思政先行,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开展“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全员专题网络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2020年机械设计制造系获校教学先进集体,课程思政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机械设计制造系被评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系,2020年获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共计3项,其中一项是支部书记主持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获校级课程思教改立项3项,其中1项由支部书记主持;2021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共计6个,其中2个申报了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制作了展板材料;支部书记申报省高教学会课程思政课程类项目1项,参加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获二等奖。近3年教师获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学卓越奖、课堂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特等奖5人次,2021年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4位教师获二等奖,5位教师获三等奖,2位教师获教学质量奖,5位教师获教学质量优秀,在学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党建与科研相融合,促进技术转化,开展校企支部共建,服务佛山。支部在党建工作过程中,注重党建活动与科研工作相互融合,做到同规划、同落实,把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推进成果产出的强大动力,着力将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全系教师的全面发展。党支部以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建设为契机,积极为青年博士搭建国家级项目和省级科研平台,引导青年博士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树立先锋形象,2018年至今青年教师党员获得国家级、省市级项目10项,其中获国家重点计划项目1项,航天二院重大科研项目1项,多名党员和教师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展横向研究,仅2021年10个月科研经费到账已达1200多万元,完成了学院年度科研经费考核指标的五分之三。近3年支部党员及教师申请专利30余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0余件,已授权专利1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2020年至今支部教师党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党员丁东红博士发表的论文2次进入ESI-Highly Cited Papers (高被引论文)排行榜。支部还调动党员积极性,带头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支委王凯和青年珠江学者党员丁东红同志联合其他单位召开“全国第三届先进材料腐蚀与防护”学术年会和“智能焊接技术发展论坛”。蒋丽玲同志负责的军工研究院举办“高端装备动力学与健康维护创新论坛”和“第14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大会”。支部联合企业和高校开展校企支部共建,探索支部互建模式,加强与省市部门、地方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获得“广东省高校现代陶瓷与铝材装备重点实验室”联合美的集团共建“广东省云制造创新中心”等多家校外实验基地,落实学院“高校+高端院所+龙头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特聘专才王凯博士被三水区政府聘为科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黎小辉博士被聘为省杰出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支部3位教师党员主动对接佛山当地相关企业,与企业开展校企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平台,从而促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佛山。
机械设计制造教师党支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佛山地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专业发展,以党建促教学改革,以党建促人才培养,以党建促服务地方,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