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现有党员21名,其中教工党员1人,学生正式党员11人,预备党员9人,面向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16个班级开展工作,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党小组2个。

建设计划:

总体思路: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维护党中央权威,立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不断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关注党、加入党、建设党”;坚持开展特色党建活动,增强青年学生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建设目标:

1.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夯实支部开展工作的基础,促进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

2.加强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形成层次分明、制度明确、切实有效的教育培养体系。

3.坚持开展特色党建活动,推动“3立方”党建工作品牌的建设,努力搭建学生党员开展活动和提升素质的新平台。

建设方案:

1.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落实组织学习制度。制定年、月、周学习计划,统筹系统安排学习内容,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关。坚持“早宣传、早教育、早成熟、早发展”的工作原则,从大一新生开始,开展重点培养工作,发挥团支部推优作用,吸纳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群众基础牢固的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

3.强化党员管理与监督,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约束教育党员严守纪律底线;通过谈心谈话、召开组织生活会、群众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整改存在的问题,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严厉查处,对不合格党员及时妥善处置。

4.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发挥好“新时代e支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宣扬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大力宣扬先锋模范人物事迹,发掘与学生贴近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

5.完善“3立方”工作模式,创建学生党建品牌。坚持按照“3立方”工作模式开展支部各项党务工作,结合学校和学院党委工作部署,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团支部活动。

6.加强党团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党员培训园地,确保党支部活动的经费、场地。

2018-2019学年

工作目标:完善党支部换届改选制度,确保支部班子正常运转;充分利用建工学院党团活动室,规范党支部活动模式,扩大活动参与面;建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加强纪律监督和日常管理;继续开展“青年学生学习青年习近平”、志愿服务党日活动等主题实践,创建党建工作品牌。

工作计划:

1. 20189月召开支部大会,完成支部换届改选;

2. 20189月—10月在新生中开展党史、党情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党员发展准备工作;

3. 201810月—20198月开展第二届“青年学生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实践活动;

4. 201810月启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档案,将培养过程实时记录;

5. 20189月—20198月按照“3立方”党建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

6. 20189月—20198月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毕业生离校等契机,开展党员先锋模式示范活动;

7.按照上级党委工作安排,开展好党员发展、教育、学习、谈心谈话等日常工作。

工作举措:

1.按照学院党委部署,建设党支部活动室,为学生党支部提供活动场地保障;

2.设立学生党员组织学习专用教室,利用好每周三“党员学习日”,开展集中学习和培训;

 3.开展学生党支部特色活动,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特长、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4.建立党员联系点,对接班级团支部,重点培养低年级思想进步的优秀学生;

2019-2020学年

工作目标:落实完善组织制度,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党支部工作固有模式;充实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设计微机管理系统,与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对接;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考核,形成充足的党员后备队伍;持续开展特色党日活动,提升品牌效应。

工作计划:

1. 20199月召开支部大会,完成支部换届改选;

2. 20199月—10月在新生中开展党史、党情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党员发展准备工作;

3. 201910月—20208月继续开展“青年学生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实践活动;

4.201910月—20208月完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设计、改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与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党员管理信息化;

5. 20199月—20208月开展党支部和团支部互动计划,强化党团支部工作的衔接与配合,以学生日常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建、带动团建。

6.按照上级党委工作安排,开展好党员发展、教育、学习、谈心谈话等日常工作。

工作举措:

1. 明确支部委员分工,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2. 党员志愿服务内容多样化,扩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

3. 设立学生生活区党务宣传栏,增强宣传教育力度;

4. 组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电子档案管理团队,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5. 与吉林市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建设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

预期成果:

20182019学年

1. 巩固学院活动品牌,总结“3立方”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2. 初步建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管理机制;

3. 建立学生党员离校联系机制,持续关注学生党员成长。

20192020学年

1. 总结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形成学生党支部书记、委员工作手册和指南;

2. 完成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管理信息化;

3. 建成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素质拓展基地,开展长期合作。

工作保障:

  1. 学院党委为学生党支部配备专用活动室、档案室;
  2. 组建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信息化管理工作室,配置办公设备,设立勤工助学岗;
  3. 学院党委与吉林市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联系,设立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投入专项经费,开展党支部特色党日活动、省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5. 邀请校内外专家来校,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教育培训;

学院党委对各项党团活动中表现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进行集中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