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财会教工党支部依托两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一个专科专业(大数据与会计),有正式党员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6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6人;“双师型”教师15人;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1人;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学术类)3人,泰安市会计领军人才4人,是一支凝聚力强,作风扎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队伍。
财会教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于社区教育普及、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产教共融”的创新模式。支部通过与企业联合,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了“资源共享、多方赋能、融合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格局,深入推进党建与思政育人融合。支部先后两年被评为学校“五星级党支部”,获评“山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及第三批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教师近三年持续开展挂职锻炼、访企拓岗行动,先后对接山东东岳联合服务集团、山东天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并常态化开展基层教学研讨,凝练本土企业案例用于课堂教学,成功建立了多个联合培养基地,已有近200名学生到企业实践,显著提升了实践教学成效。同时,支部承办了第二届智能会计与智能审计名师大讲堂等教学与学术会议,并积极投身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深入推动财商教育普及。
二、建设目标
(一)党建引领联建聚力,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与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双方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本着“资源共享、多方赋能、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原则,构建校企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造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二)提供教育服务,打造教育服务品牌
面向本土基础教育和社区需求,发挥商学院教学研究的经验和资源优势,通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财商教育的普及和应用,提升社区和企业员工的财务素养,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三)多方科技赋能,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创新研究团队,建成“泰山学院数智化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推动地方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深化实践育人,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本土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基地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支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