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概率统计系党支部现有党员14人,其中在职党员10人,退休党员4人。所有在职10名党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他们年龄均在45岁以下,9人在40岁以下,是一支有实力、有活力、有干劲、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党的基层队伍。
概率统计系党支部不断健全组织机构,结合专业特色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强化组织建设;同时,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落地、发挥专业创特色,抓好党建促育人”的方针,依托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将党建与专业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党建+ 数学建模”新模式,抓学习、抓骨干、抓部署、抓宣传,抓特色、抓典型,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1、组织健全有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增强支部凝聚力,根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健全组织机构,目前支部下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各1人,分工明。在职10名党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他们年龄均在45岁以下,9人在40岁以下。
2、日常工作规范有序。日常工作中,支部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会议记录和党员选举等基础性工作。建立支部党员活动室,坚持和不断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以及“党员活动日”制度等,进一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3、工作载体丰富有效。在实际工作中,支部注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作方式,借助互联网、远程语音等手段丰富党内讨论工作形式,促进党建工作高效开展。支部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做到了政策学习文件的及时下发,以及意见反馈的及时上报。这些新的工作方式不仅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同时也为党员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4、组织生活凸显专业特色。为了改变支部组织生活学习讨论单一化的情况,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支部立足于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除安排规范的理论学习外,还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改变组织生活的内容,将支部生活与融入到专业活动中来,将政治理论学习与集体备课会、教学讨论会、课题成果报告、国家基金申请交流会、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会等教学科研活动相结合。
本支部还有三项比较有特色的支部活动:
一是课程组制度。概率统计系党支部坚持每周以课程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组织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讨论会,请有经验的老师来传授教学经验;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支部做教研报告,促进支部党员的学术交流,提升支部党员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求支部党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认真钻研教学科研,提升服务于学院、服务于学生的业务水平。
二是科研讨论班制度。为提高概率统计系的党员教师以及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前提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每周三下午,专业方向相近的老师会聚集在一起组织科研讨论,轮流报告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心得,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教学示范课和教学观摩会制度。针对概率统计系近年来新进教师中年轻博士老师多的情况,党支部特意安排了公开示范课、专家讲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等活动。为了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党支部配合全院每月举行一次教学观摩会,每次聘请两位优秀教师主讲两门教学示范课,并在示范课后加以研讨。每次观摩会,大家都是热情高涨,积极发言,经常就某一具体课程设计问题提出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教学积极性,帮助大家更新了教育观念,更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5、党建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彰显支部特色
数学学院概率统计系党支部紧紧围绕“双一流”的创建,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按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指导思想,在支部党员陈华友、王学军、周礼刚等的共同努力下,着力构建“党建+学科建设+专业竞赛”模式,不断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创建一条“线上线下”阵地链、建设一支“数学建模骨干”队伍、营造一种“党建+学科建设+专业竞赛”氛围、形成一套“党员+学科建设+专业竞赛”考核机制。
创建一条“线上线下”阵地链,坚持线上线下齐抓共管,搭建服务数学建模专业课建设和建模竞赛的连线平台;建设一支“建模骨干”队伍、以教工党员为骨干成立了一支专业过硬数学建模指导团队,同时,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成立了一支数学建模比赛团队以及兴趣爱好社团“数学建模协会”。营造一种“党建+ 专业建设”氛围、师生党员合力推动专业群建设,营造学院“党建+ 专业建设”氛围,攻坚克难上台阶。形成一套“党员+ 专业竞赛”考核机制,依托党支部党员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党内评优等,对党员制定考核机制,助推“双一流”背景下学院学风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