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纳民意,汇民智,聚民力。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与会代表集思广益,大会风清气正,会议成果丰富,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3月12日,生物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集中学习两会精神。

IMG_20250312_153457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审议通过系列重大决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刻感受到会议对教育领域的战略部署,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总基调,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批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彰显以法治保障发展的决心。在教育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高校深化分类改革、优化学科布局,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面对人工智能浪潮,会议提出“因时制宜培养智能社会新型人才”,教育部部长更指出将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建立学科专业动态监测机制,这为我们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了清晰坐标。
在基础教育领域,“县中振兴”计划、学前教育立法等举措,直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而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的发布,则预示技术赋能教育的深化。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需思考如何构建“本硕博”联动机制,既夯实基础研究又强化应用创新,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法治建设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速,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司法公正,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营造了稳定环境。这提醒我们,高校科研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法治思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
站在新起点,高等教育工作者当以会议精神为指引,既做科技创新的“探路者”,又当教育公平的“守护者”,通过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技术赋能,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IMG_20250312_153544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