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守初心 云端共学践使命——高校生物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开展徐淙祥同志先进事迹线上学习活动

2025-07-25 12:03:17

2025年7月24日,生物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以线上学习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时代楷模”徐淙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全体党员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专题纪录片、参与案例研讨,结合生物工程学科特色,探讨如何将徐淙祥的科研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实践。

图片1

       扎根土地五十载,科技赋能“吨粮田”

        徐淙祥是安徽省太和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党支部书记,50余年来扎根黄淮农村,以“多种粮、种好粮”为使命,将传统“望天田”变为现代“吨粮田”。他牵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200余项,培育出“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创建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小麦单产突破820公斤,玉米单产超千公斤。其“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的科研理念,与生物工程系“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方向高度契合,为教师们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三代传承践初心,共富路上“领头雁”
      徐淙祥不仅以科技兴农为己任,更以无私奉献带动乡邻。他成立合作社与种粮协会,构建“大户带小户、技术传万家”协作网络,培训农户4300余人次,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其子徐健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孙辈徐旭东返乡探索智慧农业,三代人接力书写“新农人”传奇。教师党支部成员纷纷表示,这种“躬身力行、代际传承”的精神,正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所需的实践品格。

赓续精神担使命,矢志耕耘育“新农”

支部书记李艳宾总结道:“徐淙祥同志用半世纪坚守证明,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更离不开扎根土地的情怀。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次线上学习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时代楷模”精神的理解,更激发了以学科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未来,生物工程系将持续探索融合育人新模式,为培育懂技术、爱农业的新时代“新农人”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宋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24日,生物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以线上学习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时代楷模”徐淙祥同志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