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我校生物工程学科本科生在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专业教育的育人成效。7月初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生物工程学科有将近40多名本科生踊跃参与比赛,经过激烈比拼,获的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7月18日在烟台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生物工程专业学子再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7月26日,生物工程学子更在首次参赛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中突破历史,摘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生物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坚持“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是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缩影。
以赛促学,践行“三全六专”育人理念
近年来,生物工程学科依托本科生导师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竞赛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本次竞赛中,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开展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专于技能、精于创新、忠于责任”的专业素养。竞赛成果不仅体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更彰显了专业教育在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育人实效。
党员教师冲锋在前,彰显先锋本色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竞赛的指导教师队伍中,党员教师占比超过90%。学科以“党建+竞赛”为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指导,在赛前筹备、技术攻关、心理辅导等环节全程护航。其中,党员教师王军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一人指导5支竞赛队伍,全部晋级省赛,2支队伍更入围国赛;首次带领2支队伍参加生科赛创新创业类赛事,便斩获一、二等奖。王军老师表示:“作为党员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他的敬业精神与专业能力得到广泛认可,获评2025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立德树人,竞赛场成为思政大课堂
生物工程学科始终将学科竞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竞赛,学生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例如,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学生团队聚焦生物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提出多项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案,体现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导向。党员教师则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砥砺前行,续写育人新篇章
此次竞赛佳绩,是生物工程学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科将继续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