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更深
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陈祥将军经常重复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即使他后来长期担任部队高级领导职务,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贫苦出身和战争岁月里曾与战友一起吃树皮充饥的日子,他一直情系故土,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点,在他的家里已经形成风气。
陈祥老家在大别山腹地,他从那里参加革命,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20世纪80年代初,陈祥回到家乡探亲调研时,看到当年与自己一同参加革命的战友仍然生活贫困时,心中一阵阵苦涩。他下决心要想办法帮助金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于是,陈祥在老家挨家挨户访贫问苦,做农村调查。回京后,由他牵头、十几位老将军联名向中央反映了老区人民的实际困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在他的亲自带领下,金寨县组织干部和农民到河北迁西学习板栗种植技术,实现了金寨板栗的大发展;到北京怀柔学习西洋参的种植技术,实现了金寨板栗的大发展;到北京怀柔学习西洋参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帮助搞起了西洋参试验田,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成为特色产业;协调专家帮助金寨大力开发竹产业。就是这样,他为金寨和皖西人民的脱贫致富而奔走、忙碌。凡是家乡托付他的事,他总是想千方、设百计,尽力办好。金寨要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他为之操劳;皖西要建铁路,他为之呐喊。金寨县委、县政府同志经常到北京联系项目,他家就成了金寨的办事处,他也成了金寨人民的代言人。金寨县每一个项目的顺利争取,都浸透着他的心血;每一次赴京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离不开他的关心支持。陈祥经常对金寨去的同志说:“我在家就管两件事:一是管买菜,为的是了解菜价、体察民情;还有家乡人来,有一口适合家乡人口味的好菜。二是管汽车,因为小汽车是公家派给我用的,家里人不能随便用,你们来京办事的可以用,没有我的同意,谁也不能乱动。”他说,在位时没有时间回家,也没有权利为家乡办什么事,欠老区人民的太多。过去几十年回家一趟,现在每年都可以回去一趟看看家乡的变化。他还说:“我将来走不动了,就由儿女们代劳回家乡。即使有一天去见马克思,我也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大别山去。”
1996年8月31日,陈祥将军因病住在北京军区医院的病房里。金寨县的同志来看望他,他已不能讲话,只能用笔与大家交谈。他在纸上写道:什么时候进京的?住在哪里?吃过饭了吗?他又在纸上写字与夫人刘苏交谈,夫人刘苏将内容告诉了金寨的同志。原来老将军写的是:刘苏,明天中午请他们吃饭。看到这些,大家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为了让老将军放心,大家含泪点着头表示同意。没有想到,那次竟是永别!
陈祥将军逝世后,夫人刘苏继续履行将军未了的心愿。老区无论谁到北京办事,她都接纳到家中。只要是有利于脱贫的事,尽可能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生前,每年清明节前后,刘苏总要同女儿们一道,不辞辛苦地从北京到安徽金寨烈士陵园凭吊一番。面对金寨的山山水水,她心头漾起无限依恋的情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