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辉漫谈: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思政课

2024-11-11 15:44:56 路丙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学生才会乐意听、愿意信、肯践行。思政教师党支部,紧密围绕思政理论特色“主线”,创建并持续开展长达30年的“丙辉漫谈师生思想交流平台,积极拓展了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渠道。

1992年,在路丙辉同志示范引领下,思政教师党支部义务开设师生思想交流平台“丙辉漫谈”,经过30余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面对面说理漫谈、“键对键”的网络漫谈和“肩并肩”的行走漫谈三种活动模,凝炼出“丙辉漫谈”服务立德树人、聚焦释疑解惑、贴近学生现实的工作理念

1.“说理漫谈”与学生面对面。路丙辉同志为代表的支部教师,利用思政课主渠道,过发放问题卡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与现实需求,累计遴选各类漫谈主题1000余个。结合学生的突出困惑与时政热点,支部及时组织老师开展面对面的师生说理漫谈,有效纾解学生思想上的痛点难点堵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面对面“说理漫谈”380余场,纾解学生问题1万余条,受众30余万人次。经过30多年的坚持辐射,曾经的漫谈对象也逐渐成长为示范“说理漫谈”的新火种。受丙辉漫谈辐射影响,校内建成了“微伟道来”“师大鑫播课”“志鹏说”等系列青年教师思政品牌工作室中国计量大学思政课教师曹克亮开设了克亮漫谈,九江学院思政课教师赵文创办了文心琢玉工作室

2.“网络漫谈”与学生键对键。面对互联网时代、智媒时代的迭新,“丙辉漫谈”积极探索网络漫谈矩阵建设,打造网站专栏开通网络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尝试回帖答疑、直播漫谈、短视频等线上漫谈模式。PC端时期,支部建成“中国辅导员网”“丙辉工作室”(网页版),设置党史、爱国、情感、求职等13类专题,通过更新网文线上回帖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累计与学生交流笔谈50余万字








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丙辉漫谈积极开展公众号推送、网络直播、短视频内容生产,实现了“学生在哪里,漫谈开到哪里”,累计受众高达3000万人次。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党的二十大代表、丙辉漫谈主理人路丙辉同志,连续推出7期直播网络漫谈,及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直接受众逾10万人。

3. “行走漫谈”与学生肩并肩。思政教师党支部同志全员为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常年担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打造出持续20年的“行走的思政课堂”即“行走漫谈”。通过将思政课的理论课堂拓展到实践大课堂,破解纯粹理论灌输的单一性、枯燥性,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谆谆教诲。通过将学生带到美丽乡村、文化古迹、红色教育基地,边走边谈,边问边答,实现了文化传承知识传播情感交流的有机统一有力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心的状况,路丙辉、冯正强等同志还发起了“文化苦旅”毅行活动,通过骑车或者徒步远足,磨炼学生的意志。多年来,先后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同交流累计200余天,足迹遍布皖、苏、浙、沪等十余个省市区,毅行5000余里,受众600余人次。下“行走的思政课”“文化苦旅”等相关事迹被新华网、《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行走的思政课”相关事迹得到省委领导批示。

图片5.png

微信图片_20241018165327.png


“丙辉漫谈”经过思政教师党支部30余年的接续坚持,积极引入新兴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打造了面对面的线下平台、键对键的网络平台、肩并肩的实践平台形成多平台共育新格局,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全天候”“不断线”,“丙辉漫谈”逐渐成为“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思政课”。近年来,“丙辉漫谈”先后获评“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丙辉漫谈主理人路丙辉同志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40余项。


责任编辑:路丙辉
“丙辉漫谈”经过思政教师党支部30余年的接续坚持,打造了“面对面”的线下平台、“键对键”的网络漫谈和“肩并肩”的行走漫谈。
对标“七个有力”要求,紧密围绕思政理论特色“主线”,持续推进事业发展“五主”矩阵,接续布局“五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