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推免学生党员风采展(4)

2024-12-16 17:19:40 周程程

1

柳薛

一、自我介绍

柳薛,中共党员,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20级学生,推免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攻读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担任团委兼职副书记和校八一社会长职务,荣获奖学金3项(国元证券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2023年度“十佳大学生”、2022年度“自强之星提名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科研创新方面,敢于挑战,积极参加竞赛,2023年作为活动主持人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省赛一等奖、在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成果大赛中以我自身入伍经历为蓝本的作品获得省赛二等奖;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发展,在2022年中国大学生柔道形线上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校“礼赞二十大,青春诵华章”朗诵比赛中朗诵作品《不朽》,获得校二等奖、在临床医学院“五四热血传薪火,长缨在手展芳华”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社会实践方面,参军入伍,报效祖国,20194月份响应国家人才强军战略,毅然报名参军,携笔从戎,于20199月从学校正式入伍,服役于中国武警海警总队第三支队黄岩舰,任舰艇航通信号兵,服役期间表现优秀,2021年被授予四有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并获得支队嘉奖一次、2023年暑期参加“三下乡”前往贫困县地区支教,获评为“优秀志愿者”、“三下乡先进个人”、在2022级新生军训任务中,作为学生教官负责人,圆满完成新生军训任务,被授予了“优秀军训学生教官”称号、退伍复学以来,担任学校消防演练讲解示范员,圆满完成科研楼、食堂和宿舍的消防讲解示范等任务。

2

三、青春寄语

作为退役大学生党员,保研后的我回顾大学六年,感慨万千。初入大学也曾迷茫,参军的经历让我重塑自我。回归校园后,学习上自律是关键,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课堂全心投入,课后拓展钻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怕失败,在团队中汲取力量。同时,党员身份时刻提醒我服务同学,参与志愿活动。四年里,我懂得平衡学业与生活,在压力中成长,在坚持中收获。愿学弟学妹们也能找准方向,坚定信念,让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1

陆佳怡

一、自我介绍

陆佳怡,女,汉族,中共党员,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推免至南方医科大学攻读呼吸内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担任宣传委员、思政委员,荣获多项校级奖学金,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先进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科研创新方面,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山茱萸治疗脊髓损伤活性成分筛选及机制研究》,主要负责动物实验,包括小鼠脊髓损伤造模,动物取材,石蜡切片以及冰冻切片,细胞实验方面包括cck8ELISA、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等。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参与了两项其他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主题为《马钱苷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同时,通过在课题组中的研究探讨,以及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我将自己进行的实验研究成果转化总结为一篇会议论文,题目为《Exploring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orroniside on neuroinflammation based on combined GEO analysis and molecular docking experiments》,发表于第三届生物医学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现已出版并可EI检索。这些科研经历不仅深化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我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基于在课题组学到的科研知识和创新思维,我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大二学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比赛,获得国家级银奖;大三学年参与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参赛作品两项,作为负责人的比赛项目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作为核心队员的比赛项目获得总赛道优秀奖。通过在课题组的科研思维培养和科创项目的实践锻炼下,我萌生出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也坚定了我继续科研工作的决心。

2

三、青春寄语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体会到人需慎独。大学没有老师全面的监督,更加考验学生自己的心态。在学习方面一定不能松懈,以玩乐为第一目标的人注定不会取得好的成就。

1

李倩倩

一、自我介绍

李倩倩,中共党员,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推免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攻读呼吸内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担任学习委员职务,首考分别以613分和559分通过了四级和六级,掌握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口语技能,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科研创新方面,我深知,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一时我加入了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来学习实验操作,培养科研思维,主要研究了《蠕虫排泄分泌蛋白对脓毒症和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和机制》,并主持了一项省级大创项目;综合素质方面,获得各级奖项40余项,曾经参加过“外研社”杯和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学研究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国家级银奖和校级特等奖的成绩、参与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国家级金奖;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实践工作,如省立医院导医工作、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安徽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

2

三、青春寄语

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学这一段无疑是璀璨而值得铭记的部分。大学生活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是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的重要阶段。通过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我们渐渐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是一个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大学是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开采;是一个舞台,等待着我们去演绎。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从刚入学的懵懂到现在的从容,大学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虽然四年的时光短暂,但它赋予我们的力量将伴随我们一生。在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刻,我们满怀感恩,感谢这段时光给予我们的一切。

1

李文晴

一、自我介绍

李文晴,女,汉族,中共党员,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推免至南京医科大学攻读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担任淮北市人民医院见习班团支书,荣获奖学金4项,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科研创新方面,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山奈酚通过调节M1/M2小胶质细胞极化对小鼠脊髓损伤影响》,锻炼了查阅文献,撰写项目书的基本科研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互助精神;综合素质方面,参与各种比赛,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一等奖、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校级写作一等奖、阅读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为市民普及健康知识,宣传环境保护。当我利用自己所学,为社会带来价值的那一刻,我看到人生意义的具象化,尤其是我大四任职见习班团支书的一年,为班级举办各种活动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锻炼了我的沟通及组织能力,促进了班级的团结。

2

1

李怡彤

一、自我介绍

李怡彤,中共预备党员,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20级学生,推免至南京医科大学攻读风湿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曾担任临床医学院学生会文化艺术部部长的职务,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两次、特等奖学金一次;科研方面,曾在2021年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FAF2调控肺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又在2022年,参与了课题《miR-5585-5p靶向调控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诱导乳腺癌细胞耐药》,也凭借此课题,团队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和校级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同时用此科研成果参加“第六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竞赛”获全国二等奖 ;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发展,参与了“三下乡”等社会实践,20217月,曾参与蚌埠医学院赴安徽小岗村“红色奋斗之旅”国情观察实践团,此次“三下乡”之旅也获得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专项优秀团队以及蚌埠医科大学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的双重表彰。 

2

三、青春寄语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虽然过程中有过困难,但也从未放弃,能够推免,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同时也很感谢过去对我有过帮助的每一个老师和同学,有了这些帮助,我才少了很多迷茫。推免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节点,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优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追求和超越的,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责任编辑:唐雨婷
优秀事迹表彰
倾力打造“组织育人有平台”“党日活动有特色”“服务群众有举措”“凝聚师生有力量”“学业发展有创新”于一体的“五有”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