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接力讲暨思政示范微课堂(第十四期)——高扬改革风帆,续写春天故事

2024-09-03 14:30:47

时间铭记,山河见证;伟人虽逝,精神永存。2024年8月12日至13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届思政教师实践研学小组一行四人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课接力讲”为主题赴四川广安,走进伟人故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在缅怀中汲取前行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903142357.jpg

邓小平照片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时,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风范,具有重大意义。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实践研学小组的老师们追寻着邓小平的足迹,踏上红色精神浸润的土地,走进他的故里——四川广安。

四川广安是一座“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滨江之城,宜居之城。也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邓小平同志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邓小平16岁就离开了四川广安的老家,直到去世也没回去过。邓小平不是不爱他的家乡,不是不爱家乡的父老乡亲,而是因为“怕”回老家给当地干部群众添麻烦,这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最好见证,也是邓小平一生始终恪守不渝、身体力行的一条基本追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追求,他时刻关心着群众的疾苦,把“以民为本,民为父母”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真正用心去做人民的儿子,以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

邓小平,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他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春天故事正在接续上演,身处盛世,我们也更加缅怀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微信图片_20240903142415.jpg

研学小组在四川广安

对邓小平同志最深的缅怀是传承、最大的告慰是发展。根据中央有关纪念活动安排,2024年8月22日发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邮票表现内容分别为:勤工俭学、戎马岁月、科学春天、改革开放。邮票上,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邓小平同志各个时期的伟岸身影,邓小平同志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目光深邃,神情坚定,眼神中透露着一名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贞信仰

微信图片_20240903142406.jpg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邮票

我们纪念邓小平,纪念伟大人物,除了缅怀他们的历史功绩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风范。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和党的事业的战略家,其战略智慧就像一部常读常新的大书,要不断学习领会。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将牢记使命再发力,提振信心再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大思政课”崭新篇章,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那份坚韧的精神、那段改革的步伐,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今天,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先驱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责任编辑:张建航
时间铭记,山河见证;伟人虽逝,精神永存。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2022年6月,获批第二批“河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4年4月,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