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下午14:00,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在王克桢楼1113教室参与全校党员集体学习,聆听林毅夫老师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专题讲授。
2024年12月11日晚21:40,本科生党支部成员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针对集体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讨论会由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郑玥主持。
学习感想:
在聆听林毅夫老师讲授的党课后,对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与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本科生党支部 郑玥
通过聆听三中全会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讲话解读,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更是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让我深刻意识到,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避免盲目跟风。
例如,重庆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从原本的燃油车落后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车产业基地,这无疑是科技创新与后发优势的有机结合。而山东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焕发了传统制造业的新活力,同样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些实例让我认识到,发展新型生产力不仅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更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只有通过创新驱动,结合自身优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科生党支部 刘玲佳
通过对此次课程的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有了进一步了解。认识其对现代化产业发展和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依托于当地的比较优势产业,侧重强调创新发展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产业面对的问题不同,从引进学习,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如何保持优势地位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思路与办法。同时中国有最大的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充分的人才支撑等优势,一些关键点战略领域有举国体制投入的政策扶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极大的优势。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利用好比较优势能进一步平衡好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本科生党支部 刘金星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体现了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和挑战,为祖国在更多的科技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提供助力。
——本科生党支部 秦宏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