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于王克桢楼1113室开展了“学思想、强党性”集体学习交流讨论,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重要论述,加强党性修养”的集体学习内容进行深入领悟、集体讨论。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此次学习交流,活动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党小雨主持。

在党小雨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微纪录片《淬心》第一集《胜寸心者胜苍穹》。影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的重要论述为核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影片通过郭纲琳、路生梅等革命先烈与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矢志为民、以心铸魂的精神传承,提醒党员要不断修炼心性、锤炼党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后,党小雨以“锤炼党性修养,担当时代重任”为主题,为全体党员讲授党课。她从“什么是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加强党性修养”三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了党性的时代内涵与要求。她指出,党性是党员的立身之本、修身之基,体现着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与行为操守。她强调,党员的党性不会随着党龄或职务自然提高,需要常修常炼,要以政治修养、理论修养和纪律修养为核心,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党员们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了在新时代砥砺奋进、担当作为的热情。

党课学习结束后,支部党员分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重要论述,加强党性修养”集体学习内容展开讨论。讨论聚焦于集体学习的感想与思考,以及作为学生党员如何理解并加强党性修养。




张莹同志从言行与信念的统一出发,强调党性修养首先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与端正言行态度上。学生党员应自觉做到心有所信、言有所戒,在日常学习、社交及网络言论中始终保持政治立场的清醒与坚定。同时,党员身份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自律的象征。大家一致认为,要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理论滋养信仰、指导行动,在不断学习、反思与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以扎实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精神风貌与政治担当。

王楚鑫同志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学生党员如何在学习、科研与集体生活中体现党性修养。大家认为,党性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体现出来的担当与自觉。学生党员应当在集体当中主动承担责任,在困难面前勇于迎难而上,在学习科研中保持严谨、诚实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中,在职业选择上兼顾社会需要与自我成长,以青春之我贡献时代之力,不断在实践中磨炼党性、砥砺品格。

苏桐同志认为,党性修养的核心是坚定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家认为,学生党员应时刻保持自省,做到在思想上自觉纯洁、在行动上以身作则;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诱惑,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不为浮躁功利所动。她还提到,新时代青年应将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关注国家发展、社会民生,在学以致用中强化政治觉悟与责任意识,让党性修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吴境同志探讨了在大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党员应如何理解与践行党性修养。大家认为,虽然校园生活远离社会复杂情境,但正因如此,更应主动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学生党员要自觉发挥示范作用,在学习、科研和志愿服务中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同学;同时要保持自我警醒,在面对成绩、荣誉与压力时坚守初心,做到在平凡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党性,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思想与品格的坚实基础。

活动最后,全体党员一同合影留念。本次集体学习不仅加深了党员们对党性修养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与思想引领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务实的行动态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动力,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与社会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提升自我,以青春力量践行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