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开展红色剧本杀活动

2025-11-07 17:21:12 孙洪楷

1018日晚,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在王克桢楼1115室开展红色剧本杀活动,小组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丧钟为谁而鸣》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家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次活动由组长孙洪楷主持。

fa982bd4e60d9ae6d2581ea2647d4186

活动伊始,孙洪楷带领小组成员进行了微党课学习,回顾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初期上海的历史。“八一三事变”爆发,淞沪会战打响,中国军队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三天攻陷上海”的狂言,“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的壮举,成为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党课还分享了上海沦陷后,无数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在敌占区秘密开展情报工作,用信念守护民族希望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和平来之不易,坚定了铭记历史、赓续红色精神的信念。

在微党课学习结束后,小组成员们开展了红色主题沉浸式剧本杀活动《丧钟为谁而鸣》。该剧本正是以抗战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地下党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角色演绎、线索推理,切身体会了革命先辈在隐蔽战线中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定信仰的不易。红色谍战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革命精神的伟大,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9d78d6f0f93f4fb9da8cf4cc20446a34

活动结束后,党小组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在红色剧本杀的党小组活动中,我扮演了一位潜伏的共产党员。在面对轻信小人、朋友背叛、踏错一步的情境下,我仍坚定着对党的信仰,孤身前行。信仰从不是空洞的口号,是饥寒交迫时仍坚守的秘密任务,是明知前路无归,仍愿为后人铺就光明的决绝。而我也真切体会到,在战争时期,为国为民的地下党员如此艰难和坚守,在多方之间斡旋而不改其心、不辱其命。我也会加强学习和党性培养,坚持和传承信仰。

——刘艳

 参与党小组红色剧本杀活动,是一次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体验。通过扮演革命角色,沉浸式感受历史场景,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一百年前我们国家和党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剧情中每一个抉择背后的坚守,每一次牺牲蕴含的初心,都让红色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活动不仅增进了党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与交流,更让我们在互动中深化了对党的历史的理解。今后,我会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行动,以更坚定的信念投入学习与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易瑞丰

责任编辑:党小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开展红色剧本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