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系党支部 “系史教育和师德传承”系列宣传活动【二】

2021-01-11 10:35:23

 【新中国电影教育70周年特辑】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党支部

系史教育和师德传承”系列宣传活动(二)

风雨同舟七十载,薪火相传铸辉煌。时值金秋,为迎接新中国电影教育70周年暨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党支部开启第二期导演系“系史教育和师德传承”宣传教育活动,以发扬“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学院精神,同时为新入学的导演系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第二期

立身堂正  艺术维新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系史

1956-1966 成立之初的艰难岁月

导演系是培养影视导演创作人才的专业院系,是新中国首个进行电影导演教育教学的专业院系。导演系前身是导演干部专修班,由苏联专家鲍•格•伊万诺夫主持。国家电影局为筹组导演专业的师资队伍,从1954年起,先后从全国各制片厂和文艺单位调来专家帮助筹建导演系,其中有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干学伟同志,戏剧与电影导演张客同志,戏剧家田风同志,解放区戏剧与电影演员石联星同志,毕业于戏剧专科学校的汪岁寒同志,左翼戏剧演员与科教片导演周伟同志,新闻纪录片导演吴国英同志等其他前辈。

                                             

1956年,“北京电影学校”改制建院,正式设立导演系,学制为本科四年。首任系主任张客,导演艺术教研组组长干学伟,支部书记吴国英。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导演系56级本科班,学生22名。

该班的教学计划是以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学计划为蓝本,结合中国电影导演创作实践特点而制定的,教学模式为主任教员制,即主任教员要负责三门专业课的教学。

建院之初,电影教育得到了各方面的特别关照。电影界前辈,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亲自为导56班讲授长达一年的电影剧本改编课,林杉、许幸之、崔嵬等著名电影艺术家都先后来系举办讲座。

从1956年到1966年,导演系招收了6届学生,后因历史原因,学院一切教学活动终止。

十年间,电影导演教育事业从无到有,教师队伍由最初的8人发展到老中青结合的16人,积累了一套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探索出一条结合中国电影实际的培养导演专业人才的道路,为祖国输送了大量电影人才,为早期的电影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共计教授学生146人,其中56班王心语、陈敏、江世雄,58班文伦、苏玉环,59班司徒兆敦、韩小磊,60班谢飞、乌兰、詹相持10人毕业后留校;吴贻弓、王好为、韦廉、谢飞、丁荫楠、郑洞天、黄蜀芹、张暖忻、滕文骥等日后成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此外,他们在校期间还拍摄完成了15部35毫米毕业作品,56班的毕业作品《穿山巨龙》、《大木匠》、《父子俩》,作为电影导演教育的首批成果,曾由电影公司公开发行,并赠送给古巴及越南电影代表团,使电影学院初步获得了国际影响。

毕业于六十年代的“第四代”导演因为各种原因,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崭露锋芒,虽经时代洪流的磨难波折,但这段经历也使他们的作品具备了鲜明的创新特色和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电影的时代标志。

1973-2000 逐渐走向新时期

从1966年起,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状态。1973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成立,导演、表演专业被并入其中的戏剧分院,从河北保定部队农场返回的导演系教师,当年年底在那里招收了一届导演进修班,在没有电影专业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地进行教学。

 

1975年底,导演系教师转回北京电影学院,学校筹组编导系,负责人周伟、吴国英。翌年夏天招收编导进修班,学制二年,学员15人。

文化部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恢复电影教育事业。9月,导演系恢复本科招生,78班28名新生入学,标志着新时期电影导演教育事业的再生。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文艺思想的解放,国内外优秀影片的解禁,录像技术的应用,为导78班教学开创新局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该班教员投入多,教学实习量也空前增加,先后拍摄了一轮录像短片作业,一轮35毫米黑白短片:《我们的田野》(导演:潘渊亮、潘桦等)和《小院》(导演:谢晓晶、田壮壮、崔小芹等)。

1982年该班毕业时,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全班同学通过答辩首次获得学士学位;同时,以三种形式进行了毕业实习:1、三部35毫米彩色短故事片:《结婚》(导演:金涛、周炜、王子音等)、《我们还年轻》(导演:夏钢、耿小震、林大庆)、《目标》(导演:白宏、江海洋、李小军)。2、田壮壮、谢晓晶、张建亚接受儿影厂任务,导演了儿童故事片《红象》。3、其他同学分别跟随老师参加了影片《陈焕生进城》(导演:王心语)和《见习律师》(导演:韩小磊)的拍摄实践。后来,彩色短故事片《结婚》经电影局批准公开发行,《我们还年轻》和《红象》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并获奖。

1985年9月,导85本科班16名同学入学,该班试行“二四制”,即第二学年后根据学习成绩,有七名学生作为大专毕业,其余学生继续读满四年。在该班教学中,借鉴了当代世界电影教育的成功经验,正式确立了“以实践带教学”的方针。四年中,在教师指导下,从短到长、由磁带到胶片进行多轮拍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功;同时,随着录像技术的普及,该班在视听语言和导演课中首开了拉片分析课程,学生的分析论文有多篇在学院的学报发表。

1987年9月,导87本科班12名同学入学,该班继续了“实践带教学”的方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短片拍摄和片例读解。同年,导演系和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合作首开剪辑专业,来自各制片厂和电视台的25名同学入学。他们都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剪辑人员,经过系统的导演、视听语言等理论学习,完成了编导拍摄作业,两年后获得大专学历毕业。

1986年,在学科发展的大趋势下,我系开始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教学。研究生导师为汪岁寒、徐谷明,学生游飞、王方辉。1988年江世雄、王心语招收第二批硕士研究生,学生杨琳、章明在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嗣后随着导师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包括面向港澳台和海外地区招收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层次更加丰厚多元。

从1990年下半年起,根据教学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系里组织全系老中青三代教师进行了历时一学期的教学研讨,于1991年3月讨论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业教学方案》。这个教案作为院内各系首次制定的规范化教学方案,受到学院和教务处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保证了青年教师接班的过程有章可循。

90年代,又陆续招收了5个本科班,并在1999年招收了一届剪辑高职班,2000年招收了一届广告高职班。恢复高考后至2000年,我系共招收本科班9个、研究生11届、进修班3个、高职班2个、夜大学大专3届、大专班1个,累计培养了三百多名学生,他们中有很多都成为日后中国电影史上“第五代”“第六代”以及新世纪以来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电影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独特艺术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

80年代后,随着电视产业的飞速发展,家家户户有了便捷的观赏渠道,也让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生活中更为普及的精神文化大餐。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导演系通过多种形式招收了不少来自省市级电视台的一线创作干部,毕业后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影视剧。此外,也有很多先后毕业的电影导演专业毕业生进入电视剧创作领域,取得不菲成绩。

2001至今 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新鲜力量

2001年至2010年,导演系本科开始连续招生(2009年暂停招生),每年招一个专业方向,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2005年,我系继续拓展专业教学,招收了第一届剪辑专业本科班;2006年我系又招收了第一届纪录片专业本科班,在继续导演系主打专业——电影导演方向的同时,强化纪录片导演专业方向和剪辑专业方向的建设,构建了更为科学的专业体系。2011年、2013年尝试故事片、剪辑两个专业方向同时招生。

2004年,我系首次招收“电影创作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14届,已有37人获得博士学位,充实了全国各大影视院校的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教学是导演系近年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5年起,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MFA学生必须以毕业创作结合创作报告才能毕业。从2009年起,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也强调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为有创作及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毕业创作中所担任的职务也有所不同。从2005年开始,学校加大毕业联合作业的投入,学生毕业的联合创作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外,学校开拓了“电影新人成才计划——研究生长片毕业作业”项目,经专家评定后入选的剧本,面向我校所有在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征集主创人员进行拍摄,学校提供相关拍摄和制作设备,并对摄制费用予以资助。

2012年,为强调毕业作业创作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权重,推进毕业作品的社会影响,我系设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旨在表彰各专业方向、各层次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给入围作品与导演搭建一个积累社会关注、寻求创作机会的平台。该奖评委会由特聘国际重要导演和我院校友中著名编剧、摄影等专家组成,该活动得到业界诸多制片单位和媒体的关注与支持。每届“学生导演奖”也会配合当年电影发展形势,设立“主题导演周展映”及交流研讨会等学术活动,邀请往届优秀校友携新片回校与全校师生见面交流。

在我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后,我系培养出的剪辑专业毕业生已经在一线担任主创工作,如2001届毕业生屠亦然剪辑了《人再囧途之泰囧》、《大鱼海棠》、《一出好戏》、《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2009届毕业生李点石剪辑了《最爱》、《搜索》、《七月与安生》、《妖猫传》等电影,2009届毕业生朱利赟剪辑了《绣春刀Ⅰ、Ⅱ》、《进京城》、《青春派》等电影,2009届毕业生何思思剪辑了电影《刀背藏身》,2009届毕业生路迪剪辑了《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网剧,2012届毕业生周肖林剪辑了《喜欢你》、《夏洛特烦恼》、《四个春天》、《影》等电影。他们剪辑的作品均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与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不少年轻的毕业生也已经完成了个人长片创作,成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他们导演的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取得不菲的成绩,创作出如《不止不休》(2007届本科王晶);《绣春刀Ⅰ、Ⅱ》(2007届硕士路阳);《记忆望着我》(2008届硕士宋方);《受益人》(2009届本科申奥);《撞死了一只羊》、《气球》(2009届硕士万玛才旦);《星溪的三次奇遇》(2009届本科,2012届硕士竹原青);《桃源》(2013届硕士吕聿来);《少女佳禾》(2013届硕士周笋);《我不是药神》(2014届硕士文牧野);《云水》(2014届硕士曾赠);《告别》(2014届硕士德格娜);《盛先生的花儿》(2015届硕士朱员成);《过春天》(2007届本科,2018届硕士白雪);《送我上青云》(2009届本科,2018届硕士滕丛丛);《武林孤儿》(2008届本科,2019届硕士黄璜)等电影作品。

2014年起,顺应互联网新媒体文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创作者投入网络剧创作,成为新时期影视行业的新气象,这为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局面。虽然网络剧在发展初期与传统影视剧的制作投入和质量水准有一定差距,但我系毕业生仍然努力做出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2000届本科毕业生张睿导演的《余罪Ⅰ、Ⅱ》;2011届本科毕业生刘畅导演的网剧《最好的我们》;2013届硕士毕业生田里导演的网剧《河神Ⅰ、Ⅱ》;2015届硕士毕业生沙漠导演的网剧《你好旧时光》;2017届博士毕业生吕行导演的网剧《无证之罪》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业界人士的认可,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中竖起行业标杆,为网络剧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践教学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特色和传统,导演系从56班开始就进行毕业联合作业创作。1979年青年电影制片厂成立,我系学生在青影厂严格的电影生产管理程序指导下,联合其他各院系毕业生积极进行毕业联合作业的创作拍摄,从一开始的3-4部截止到今日,已累计完成百余部短片作业,并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短片组、学生组获得奖项,如: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奥斯卡)

戛纳国际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汉诺威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釜山国际电影节

台湾电影金马奖

特拉维夫国际学生电影节

慕尼黑国际影视院校电影节

俄罗斯VGIK国际学生电影节

ISFVF国际学生影展

罗马尼亚国际学生电影节

意大利都灵电影节

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

FIRST青年影展等,

同学们在各大电影节斩获殊荣,为学校争得荣誉,也再一次证实了我系在电影导演教育上取得的成果。

部分获奖作品如下:

     65年的风雨兼程见证了一代代电影导演的诞生,也见证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成长历程。面向未来,我系将继续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坚持“以实践带教学”的教学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德树人,奋斗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目标,在培养电影导演专业人才的道路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汇编人:田雨晴

                                                  资料图片提供:江世雄

校对:吴海伊 黄一丹 白宇鸥 赵敏

审核:谢飞 郑洞天 江世雄 司徒兆敦 侯克明 杨琳 王瑞 徐敏华 潘雨


责任编辑:田雨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导演系党支部 “系史教育和师德传承”系列宣传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