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打造“三馆”矩阵 创新“五育并举”育人高地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新时代以来学校积极服务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依托人才、学科、物质基础,着力打造党建馆、科技馆、文化馆“三馆”矩阵,发挥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和文化辐射功能,创新“五育并举”育人高地,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理念引领,构建“三馆”矩阵育人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全方位、多领域、多主体的资源调动,形成更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大思政课”,是高校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北京工业大学以“凝共识、聚合力、磨精品”为工作思路,将“三馆”矩阵作为实施“五育并举”的重要基地,整合资源建设场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丰富文化育人实效,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相契合、相呼应,打造北工大特色“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相关成果入选教育部2025年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项目。
二、多措并举,打造“三馆”矩阵育人全链条
一是完善“三馆”矩阵育人载体。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博物馆资源,集聚党建馆、校史馆、科技馆、微特电机科技博物馆、双奥馆、视觉艺术馆、民间美术馆7馆资源,建立三馆七址的育人平台,形成博物馆育人合力和整体辐射功能。完成博物馆一体化建设,设计发布博物馆主视觉标识、宣传册,上线博物馆专题网站及预约系统,加强工大博物品牌宣传,形成“三馆”矩阵整体宣传展示形象。综合运用VR设备、沉浸式大屏、智能讲解机器人等技术,做好“三馆”数字化建设。
二是构建“三馆”矩阵课程体系。将“三馆”矩阵推进“五育并举”课程建设纳入《北京工业大学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建设指标》。“三馆”有效融入教育教学,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和研究生《岩石力学理论与应用》4门课程开进“三馆”,开设实训课程16门。全覆盖、多层次组织学生依托“三馆”接受教育,举办多样的现场教学参观和实践育人活动,开展本科生、研究生新生知校爱校教育,累计培训超过3万人次。
三是打造“三馆”矩阵人才队伍。建立教师教研团队,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等3个教研室专任教师组成。组织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生态文明研究等多领域的教学名师、理论专家、组工干部,成立授课组。同时遴选建立专家库,群策群力优化打磨课程,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博物馆讲解队伍,构建由学生党员先锋社、校史讲解团、校园广播台、英文讲解团、招募志愿者和各馆工作人员组成的“三馆”讲解员队伍。
四是拓展“三馆”矩阵育人实践。推动“三馆”育人实践延展延伸,充分利用首都实践资源丰富学校育人场域,以参与“‘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为契机,推动“大国首都”校级思政课、“三馆”矩阵实践育人品牌与北京市资源接轨。以“三馆”为依托开展大中小教育联合实践活动,来自北工大附属集团校、优质生源基地校的中小学师生走进北工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文化科技魅力,建设大中小贯通育人链。参与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区校共建实践基地,深刻感悟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
三、成效彰显,创新“五育并举”育人新高地
一是创新打造“五育并举”育人平台。学校将“三馆”矩阵作为实施“五育并举”的重要基地,整合资源建设场馆,深入挖掘展品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设计、精心编排、巧妙呈现使馆内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建强党建馆、校史馆德育引领阵地,讲好党建故事、学校故事、榜样故事,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建强科技馆、微特电机科技博物馆智育培养阵地,结合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科研产出,打造教育教学新优势;建强双奥馆体育教育阵地,弘扬体育精神,探索以体育人新模式;建强视觉艺术馆、民间美术馆美育涵养阵地,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营造向美而行新氛围;联动“1+3+N”产教融合基地,强化劳育实践,建设多元形式新平台。
二是创新资源共享下的协同育人机制。瞄准赋能“五育并举”创新发展目标,学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育人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形成由宣传部统筹,组织部负责党建馆、科发院负责科技馆、档案馆负责校史馆和微特电机科技博物馆、艺术设计学院负责视觉艺术馆和民间美术馆的引领示范融合的工作模式。各馆根据自身功能及特点,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思政课进“三馆”等课程以及各类科教实践、参观活动。常态化召开建设“三馆”矩阵、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研讨会,统筹各部门共同推进三馆资源挖掘利用。
三是创新“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依托学校场馆资源,打破传统思政育人模式,深入挖掘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亮点内容,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打造北工大特色“五育并举”思政育人模式。依托党建馆,打造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教学阵地。依托科技馆,将创新创业训练营、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路演等活动搬进展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依托校史馆,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打造爱国荣校教育基地。用好双奥馆,组织体育大思政课活动,打造弘扬奥运精神、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基地。视觉艺术馆、民间美术馆作为美育涵养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多元形式丰富育人实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