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党支部与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水利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支部联建、技术援疆”为核心,搭建起跨越千里的协作桥梁。夏广玲、董艳达两位经验丰富的测量专家,带着先进技术、专业经验与深厚情怀奔赴昆玉,用精准测量的“刻度”丈量边疆发展的“高度”,以支部联建的“温度”激活东西协作的“效度”,书写了一段双向奔赴、共赢发展的援疆佳话。
一、党建领航,锚定协作“定盘星”
“没有等出来的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党支部与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水利党支部深知,东西部帮扶的核心是资源互补,关键在党建引领。为破解昆玉地区测量技术人才短缺、专业设备操作不熟练、实操标准不统一等发展瓶颈,两个支部打破地域限制,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为目标,正式缔结联建关系,将技术援疆作为支部共建的核心任务。
得知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水利党支部在教学实践、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测量工作中面临诸多困惑,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选派夏广玲、董艳达两位深耕测量领域数十年的专家,组成专项技术帮扶小组。出发前,支部召开专题动员会,明确“不仅要带来技术,更要留下队伍;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传授方法”的帮扶理念,让每一次测量指导都成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让支部联建成为推动边疆测量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二、精准滴灌,筑牢技术“压舱石”
“测量工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个数据都关乎工程质量与民生安全。”这是夏广玲、董艳达两位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抵达昆玉后,他们没有急于开展指导,而是先深入校园实训基地,与职院教师、学生座谈交流,摸清测量工作中存在的实操难点、技术痛点和人才弱点。
针对学生对新型测量仪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夏广玲老师手把手教学,从仪器校准、数据采集到误差分析、成果处理,每一个步骤都细致演示,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拆解操作技巧,让原本晦涩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董艳达老师则聚焦测量规范与标准,围绕地形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核心内容,开展专题培训讲座。

三、双向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东西部协作不是单向的“输血”,而是双向的“造血”与“共赢”。在技术帮扶过程中,夏广玲、董艳达两位老师不仅把北京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带到昆玉,也从昆玉职院教师的敬业精神、学生的实干劲头中汲取了奋进力量。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水利党支部借助帮扶契机,优化了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两位老师传授的实操技巧、行业最新标准融入课堂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联建帮扶,不仅解决了测量工作的实际难题,更搭建了两地党建交流、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期平台。截至目前,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水利党支部培养了10余名骨干技术人员,从课堂到现场,从技术到人才,两个支部以联建为纽带,以援疆为使命,让东西部协作的种子在边疆沃土上开花结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