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党支部接力开展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攻关,赋能碳纤维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强国行”专项行动引领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坚持党建业务“一体两面”理念,推动“党建+科研”双融双促,不断将支部党建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动能,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团队接力攻关,在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领域取得系列突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思想引领筑根基
研究所党支部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依托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每周五政治理论学习等载体,构建和形成了理论学习制度化、学习过程规范化、学习内容专题化、学习材料权威化、学习形式多样化的“五化”理论学习体系,引导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认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对于提升科技支撑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引导党员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浪潮,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
集智攻关求突破
在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支部党员学术带头人徐樑华教授以及支部书记张学军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所教师团队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接力开展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技术攻关,先后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如徐樑华教授团队“基于湿法纺丝工艺的高强PAN基碳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学军教授团队实现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国产化及其工程应用,成果获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刘云芳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国产化与工程化。击鼓催征再出发,2024年,研究所教师团队申报并获批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以昂扬姿态再次挺进国家战略科技攻关的主战场,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续写报国华章。
产研结合促发展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仅是研究所师生共同的科研追求,也是研究所以产学研融合赋能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支部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与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融双促”。在《2024年度“威海英才”资助计划建议人选公示公告》中,研究所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王宇名列其中。作为研究所青年教师代表,王宇针对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发展需求,出色地完成了国产M55J级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聚丙烯腈基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小试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国产高强高模碳纤维工程化单元技术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模量碳纤维表面活化的系列技术,支撑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MJ系列碳纤维满足航空航天型号界面性能指标要求,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为服务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碳所”力量。
今后,党支部将继续强化研究所教师思想引领,深化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为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支部有为”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