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有中共党员13名。2024年获批“风景园林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5年3月17日刘珊珊在《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人民城市’建设团队”荣获2025年第八届“西城青年之星”集体荣誉称号;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课程教案被评为2024年“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案”;2023年获北京市青教赛二等奖;2024年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获“好”;2021年获北京市脱贫攻坚“记大功”表彰和“嘉奖”表彰各1人;2020年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青年人才”2人;2022年入选“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预备党员张琳同志于2024年5月按期转正。
图 1 集体合影
一、成熟有效的党建工作机制
党支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全流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明确“家国情怀+生态伦理+工匠精神” 的育人主线,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目标一致。在制定2025版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时,党支部组织教师深入研讨,将生态文明、“人民城市”等思政要素融入各课程教学大纲,实现每门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图 2 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图 3 花园城市建设宣讲
图 4 师生共建花园城市
(二)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和典型案例
1. 支部联建聚合力,驻村“汇智”启新程
图 5 全国红色试点村乡村帮扶
“智治”赋能,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数字底盘,构建多功能、集约化、全覆盖的数字化智能管理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央视《新闻调查》以“苇子水的乡愁”为题进行专题采访,学习强国、中国建设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拍摄《初心爨承》、《小村里的广大精微》等宣传片,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举办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活动中,位于全国前列,获得新华社客户端300余万阅读,30余万点赞。被评为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十佳案例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2. 思政引领“人民城市”建设教学实践
党支部扎根京华大地,团结带领师生党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服务“人民城市”建设,形成党建和中心工作双轮驱动工作方法,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战斗堡垒和保驾护航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