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以“共建微花园,同享社区美”为主题的北京市微花园建设活动在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火热开展。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以“假山竹影·蝶舞四季”为主题,与社区居民及街道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社区微花园正式落成。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共建微花园,同享社区美”的大兴区分会场,标志着北京市政府“本年度建成100个社区微花园”民生工程全面铺开。
图1 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参与“共建微花园,同享社区美”活动会场
风景园林系师生参与的此次活动,是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京内多所高等院校景观设计团队力量,帮助社区居民打造家门口“微花园”的系列活动之一。微花园建设不仅是北京建设“花园城市”的细胞工程,更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此次活动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魏菲宇副教授、李鑫老师带队,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林楚谭、赵思琦、赵乐晴,与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居民、管理者共同完成调研、设计、研讨与营建的系列活动。通过该活动为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民众打造一处集自然生态、教育科普、人文艺术的全龄友好型社区微花园。
2025年3月26日,设计团队首次前往现场实地调研,对场地现状周边环境、土壤状况等进行初次评估,并广泛征集社区管理人员及本地居民对设计地块未来发展的意见。4月15日,经多次与社区及居民沟通设计方案并进行修改,团队最终确定该微花园主题为“假山竹影,蝶舞四季”,并进一步明确种植品种与季相色彩特征。该主题以蝴蝶翅膀为形态灵感,通过白、粉、紫、蓝四色花卉的层叠渐变,模拟蝶翼的斑斓形态,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假山搭配翠竹营造出竹影婆娑、山石叠翠的东方园林意境。方案植物采用本土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以保持微花园景观的可持续性。
4月23日-24日,设计团队联合街道、社区管理者及居民,对设计方案再一次进行详细审议。在会上园林系师生结合方案效果图,向居民详细介绍了方案的设计理念,并科普方案所选植物品种、色彩及生长条件。团队还深入现场和社区居委会等工作人员一起参与营建之前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场参与翻土、放线。
图2 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与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居民就为花园方案展开讨论
图3 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在现场进行放线与营建准备
4月25日,活动正式在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风景园林系师生与区园林部门以及40余名社区居民携手共同栽种,使此处微花园实现了从方案到实景的营造过程。团队成员亲自指导种植方式、位置、密度与形状等,67岁的李阿姨边种花边感慨:“以前觉得假山造景是公园才有的,没想到自家门口也能变得这么雅致!这些竹子、花卉搭配得像画一样,孩子还能来认植物、学环保,增强爱花护花意识。”活动尾声,居民自发组织“花园管理志愿队”,为场地花卉进行浇水、调整等活动,并与区园林部门等共同约定积极视察花卉状态,主动开展维护活动等。
图4 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与社区居民携手共建微花园
图5 “假山竹影·蝶舞四季”微花园建成实景
从闲置边角地到“蝶影竹韵”微花园,兴华东里社区的蜕变印证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大兴区园林局负责人指出,该模式通过“生态美学激活空间+全民参与凝聚共识”,为高密度城区提供了“小而美”的社区更新样本。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花园城市建设,也是风景园林系部师生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案例。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以实题实操的方式,全程参与设计施工。使学生们在社区课堂中直面居民们的真实需求,将“低维护”“生态组团”等书本理论转化为落地的微花园方案,并通过实际建造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践行首都高校与社区协同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的创新途径,充分体现花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