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言中,水土保持工程教研室党支部教师代表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关君蔚院士精神感召下投身水土保持事业的成长历程,从高中时期阅读关君蔚院士的相关报道并萌发专业志向,到大学阶段有幸亲聆教诲、感受到关君蔚院士温和亲切的风采。关君蔚院士深刻诠释了“泥腿子精神”所蕴含的务实、坚韧与奉献,水保人扎根一线、甘于清苦的精神。步入教师岗位以来,党支部代表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关君蔚院士工作过的田寺小流域治理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融入《水土保持试验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化理解、锤炼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她表示,关君蔚院士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深深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教研室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大家始终坚信“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服务于实践。”
水土保持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一直以“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引领、科研服务和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教研室多位教师积极参与青藏铁路生态修复等国家重大战略,长期扎根高寒高海拔地区,克服自然环境限制,在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持续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泥腿子”科研人的使命担当。
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支部全体成员将继续坚守科研初心,保持教学热情,强化理论创新与技术转化深度融合,不断推动课堂内容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同频共振,为推动水土保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