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第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全面了解了条例的具体内容、最新规定,并系统梳理了条例制修订的历史沿革,进一步明确了条例出台、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一、条例制修订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以前,党纪处分主要依据各时期中央和中纪委发布的单行党纪处分条规。对于条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违纪行为可以参照或比照现有条规执行。下面列举部分各时期发布的党纪处分条规,如《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购买、更换小汽车行为的党纪处理办法》(中纪发[1996]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处理党和国家机关正副省(部)级干部用公款公物超标准装修住房问题的通知 》(中办发1991年16号)、《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共产党员接受异性按摩应如何处理的答复》(中纪办[1995]84号)、《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四条规定”的实施和处理意见》的通知》(中纪发[1995]7号)、《党员领导干部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1988年7月中纪委发布)、《关于共产党员在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的党纪处理暂行办法》(1983年中纪委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补充规定的实施和处理意见》(中纪发1995年5号)、《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党员犯有贪污、浪费、官僚主义错误给予党内处分的规定》(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日)。
1997年2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目的是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印发,共178条,将违纪种类分为十类: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等。
十八大之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管党治党实践中纪律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靠严明纪律”。
2015年10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共133条,把党章、党中央的纪律要求以及其他党内法规的纪律规定,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六项纪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
2018年8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共142条,增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重要内容,实践中普遍运用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得以体现,纪法衔接条款更加完善。
2023年12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共158条,牢牢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属性和时代特征,在总则中增写“坚持自我革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了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加强了纪法衔接,充实了违纪情形,细化了处分规定。
二、此次条例修订的特点
修订条例,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再部署、再动员。此次修订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保留了2018年《条例》的大部分内容,同时,新修订的《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二是新修订的《条例》政治性更强,内容更科学,逻辑更严谨,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三是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
三、思考和感悟
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初,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其中,学生党员290.1万名),比上年净增132.9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06.5万个,比上年净增12.9万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现代政党是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必须要有特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来确保本党政治目标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鲜亮底色。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必须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
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后来古时历代的掌权官吏因无此镜,就制刻“秦镜高悬”的横匾高挂在公堂之上,意为清官如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通过深学细悟,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时刻以纪律为“戒尺”,保持警醒、知止,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