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足球赛的绿茵场上,热血与激情的碰撞本是常态,但一场突发状况,却让4月29日的这场比赛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当日中午,我院足球队与兄弟学院球队正展开激烈角逐,双方球员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就在比赛如火如荼进行时,意外突然降临。一名对方球员毫无征兆地轰然倒地,瞬间昏迷不醒。他面色惨白如纸,生命体征微弱得几近消逝,这一幕让整个赛场瞬间凝固,空气仿佛也为之冻结。
千钧一发之际,场边带队的我院休闲、户外教研室联合党支部教师周新怡老师迅速反应过来,第一个冲向事发地点。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她,在这一刻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专业素养。只见她单膝跪地,动作娴熟流畅,探颈动脉、听呼吸声,短短数秒便完成了初步的生命体征评估。紧接着,她立即展开专业的心肺复苏急救。

急救现场如同与死神较量的战场,分秒必争。周新怡老师双手交叠,摆出标准的急救手势,以精准稳定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每一次按压,都承载着生的希望;她额头的汗珠,随着按压动作不断滚落,那是紧张与专注的见证。在急救的同时,她还冷静地组织我院的史丙杰、李彤哲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杨淦丞等同学协助治疗,安排同学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正是这份有条不紊的指挥协调,为后续的救治工作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
很快,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将昏迷学生紧急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幸运的是,经过医院的悉心救治和全面检查,该学生恢复了意识,身体状况稳定。周新怡老师和现场同学们在“黄金三分钟”内的及时救援,不仅是扎实专业素养的有力展现,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高度重视师生的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养,每年都会开展急救技能认证培训工作。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其中,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学院对全体师生运动安全的关切,更是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忆起那片充满故事的绿茵场,夕阳余晖洒下,为曾经奔跑的身影勾勒出金边。而在这份校园记忆中,比阳光更加耀眼的,是那份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的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它将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面对挑战,守护生命之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