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体育和艺术是文明的载体,是两种文化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具有丰富的内涵。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体育之美在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两者对于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我们沉醉于排院书香之中,一起走进体育与艺术交融和碰撞的世界。
蒋小杰 教授
分享嘉宾:蒋小杰,1978年生,哲学博士,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体育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在《哲学研究》、《求是学刊》、《思想战线》、《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参著参编各类著作7部。
6月15日,人文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教师与博士联合党支部共同主办了主题为“文化艺术和体育运动的融合与碰撞”读书分享会,邀请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蒋小杰教授作为分享嘉宾,分享书目为《体育教育哲学:一种新视角》。人文学院书记张卓林副教授担任本场主持,数百名师生通过线上的形式参与到其中。
两院合办意义非凡,人文学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研究领域,对于启发排球学院师生的哲学思考、提升对体育教育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分享会是人文与体育之间的一次对话,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结合。
本次读书会蒋小杰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史蒂芬.斯托尔兹所著的《体育教育哲学:一种新视角》一书,从具身化的理论视角对体育教育的学科正当性进行了反思,着重对“体育教育的正当性理由不是什么”做了讲解,意在提醒我们对种种习以为常的观念保持质疑。蒋小杰教授还对体育哲学的学科定位以及体育教育哲学的未决性问题做了相应的阐述。
该书包括序言在内共分为7个部分,斯托尔兹意在通过批判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种种种习俗之见,为确定体育教育可靠且必要的正当性理由清扫地基,通过对当前众多的支持体育教育正当性的理论传统进行整合,为体育教育的教育正当性提供一种融贯的理论框架。作者理性地审查了当前用以支持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科目之正当性的若干理论传统,并指出,这些理论传统尚不足以提供正当性辩护所需要的充分性。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种全新的解释来完成这一任务。
蒋教授重点对斯托尔兹的理论方案做了重点阐释。斯托尔兹试图从具身化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为体育教育的教育正当性提供连贯一致的哲学辩护。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科目,其真正的正当性理据应被措置在具身化学习这一基础之上。体育所具有的身体在场的优势,是任何其他离身化课程和科目所不具备的。体育教育不是通过对德育和智育的亦步亦趋来获取其正当性的,而是通过体育教育能够给德育和智育提供范式化的施教模式和学习模式来获取其正当性的。
蒋教授希望体育老师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仅仅聚焦所教的运动项目,而是能够感同身受地施教,并努力促成学生感同身受地学习。体育教育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能够让我们知道为什么以及如何去进行身体的运动,还在于能够把身体的运动作为一种实践的模式,从而提供任何科目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模板。体育教育所指向的实践知识,不仅包括知道身体动作的过程、步骤、技巧,还包括娴熟地、艺术地呈现身体动作,从而让学生藉此感知并获致自身在世之中而在的意义。体育课可以提供这个机会,而这是德育课或智育课所无法提供的。
参会人员发言
刘晓 老师
刘晓老师:听了蒋老师的分享很受启发。斯托尔兹为我们展现了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他将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引领,一种楷模,认为我们的智育和德育都应该向体育去学习,这是我非常触动我的一点。想请问蒋教授,您认为身体何以被教育?在元宇宙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来看待体育教育的未来?希望蒋老师能从具身性概念来讲解。谢谢。
蒋小杰教授:两个问题都比较前沿。具身化理论有两个要点,首先我们的认知实际上来自于经验,而经验来自于具有感觉的、具有感觉动能的身体。身体不是一个既定的物体,而是我们人在世的载体,甚至是我们在世本身,是我们与世界互动交流、赋予世界以意义的模式。再者,我们作为身体的感觉动能既有着生理学、心理学的涵义,也有着社会文化的涵义。正是身体所具有的这种未决性,才使得对身体实施教育成为可能。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或训练,而是身体的教育,这就必须要能充分开发这个具身性存在的维度,使身体是其所是,成其所是。体育教育的教育正当性应当据此得以证成。
关于元宇宙,我的基本观点就是,通过元宇宙施教与学校教育是不等效的。教育始终是身体在场的活动,所谓的“师生互动”其实是师生身体主体间互动的模式,例如说课堂上的眼神交流。涉及到元宇宙,要看未来的技术能够跟进到何种程度,如果能够通过元宇宙的方式完整地再现我们的身体及其感受性和感受的丰富性,那或许可以等效,但如果只是简单的穿戴式设备,不能再现身体在场的沉浸感,就不可能等效。
梁轶伟 老师
梁轶伟老师:首先感谢蒋教授为我们分享体育教育哲学的相关内容,探讨了体育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科目的正当性。我认为这是很有价值与启发的一本书,对我们教师教学本身是有借鉴意义的,对我们的教学观念也是一种更新。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不只是强身健体,它更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去适应社会的一个生存法则。通过体育的方式,切身地教育人们如何有体面并有尊严地“输”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也想请教一下蒋教授,以您对排球这个运动项目的了解,我们如何在科研领域、体育教学方面与哲学实现有机的融合,为师生在选题方面提供一些哲学思路和经验呢?
蒋小杰教授: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指导性。在体育哲学的研究当中,最终可以落实到各个项目上去,比如跑步哲学、足球哲学、骑行哲学,甚至还有游泳哲学。从体育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来说,我们要追问的是,排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本质的区别是什么?这不仅仅是规则或者技术层面的区别,而是要关注排球给我们带来的存在体验有何独特之处。我们可能会因为太熟悉排球,以至于会遗忘排球本身是什么。排球运动一直处在变化和演进中,这意味着我们还可以持续地追问“排球要如何才能更好?”这种价值论问题。排球固然可以培养我们坚毅的精神,但这种精神要如何才能迁移到学生对学科性知识的学习或运动生活之外的其他领域之中?培养这种迁移能力,需要我们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教练员的施教中添加什么样的内容?等等。
郭婷婷 硕士研究生
郭婷婷:阅读这些文本时一直存在疑问,作者通过非常详细的例证,论述了体育对人类存在本身来说就是具有自身的正当性的,而作为教育手段的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的体验来直接感受的知识,是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形式的。那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反问,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到底是什么?以命题知识和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的教育形式,它自身是否有正当性?
蒋小杰教授:这个问题直接将体育教育哲学还原成教育哲学的问题了。这涉及到对教育本身的一个质疑和反思。随着知识技术的推进,特别是在近代以后,教育当中的智性因素越来越重要。在古代社会当中,比如说在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智性教育并不占主流地位;中世纪时期所实施的教育,更多呈现的是宗教教义。只有到了近代,随着“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在身心二元论的加持之下,教育的智性色彩就越发浓重,理论知识或者命题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构成了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教育重要的任务是让人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未来职业的挑战;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给职场提供种所需要的“知识人”。正是教育的理论化和知识化取向,导致了以实践为取向的体育教育处在很尴尬的地位。原本意义的教育,是通过“育”把我们原有的本性给小心呵护、扶持壮大,是要通过“教”让我们具有原先所没有的人的属性;教育,意即学以成人和教以成人,因此有着相当广泛的涵义。但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由于没办法抵御智识主义、技术主义、职场主义的取向,教育实际上已经被现代性所裹挟,这必然会出现教育内涵的大大的一个收窄。这不能不说是让人痛心的。
梁辰 博士研究生
梁辰:感谢蒋教授分享,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给我们打造线上学术交流平台。我们已逐渐意识到,哲学思想是人类重要的认识问题的工具,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早就开始用哲学的观点去洞察体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请问蒋教授如何能使竞技排球与大众排球得到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避免因理论上的含糊、理念上的差异、理解上的不足而对“普及”与“提高”存在片面的认识,我们应当如何对我国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排球运动和谐发展?
蒋小杰教授:从哲学层面上来说,只能提供方法论的参考,因为涉及到具体政策制定和技术操作,这不是哲学所能够所能够胜任的或触及到的。竞技运动本身对软硬件要求比较严苛,进入的门槛比较高,需要一系列专业化的教学、场地和教练等等这些硬性要求。不止排球运动,现在很多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竞技运动和大众运动之间做出相应的分离。大众体育更多的取向是娱乐、消遣、健康锻炼或者运动健身,在这一点上它和竞技体育的目标并不一致。如果说要进行大众化,排球实际上还是应该往大众化所需求的这些基本条件或者标准上去进行处理,要简便化,简化规则、简化玩法以及简化场地要求。这需要我们对排球运动进行创新和更新。
张明 副教授
张明副教授:谢谢蒋教授带来如此精彩的分享。目前,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和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正处于瓶颈期,要想在国际上继续保持优势和主导地位就要在运动员培养的过程不断优化和创新。我认为确实能够在排球教学中找到突破口。请教蒋教授,要想在排球技战术方面再度提高和创新该如何去做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感悟会也会不同,如何结合运动训练视角和哲学视角共同去解决呢?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出教练员的创新能力?
蒋小杰教授:排球特有的竞赛规则这是它独特魅力之所在。在足球、篮球当中,还可以有更多个人表演或艺术展示的空间;但在排球当中,实际上更能够体现作为一种团队游戏的特点。刚才我们说到实践知识的几个方面,有一个意图,有一个标准,第三还把它实现出来,最后还尽可能艺术化地呈现。排球运动中,谈及创新的话,更多的是从团队游戏的流畅性上来去寻求,流畅性是一个着力点。这个是很具体的技术层面的行为。但在这当中,需要对践行知识前三个层面做到非常娴熟,只有非常娴熟前提之下,才能够谈及到艺术性地呈现,或者创新性地呈现。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要求。排球运动当中真正的高峰体验有的时候是打到赛点之后的那种攻防对决体验,但这种体验跟我们所说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地呈现的这种体验不一样,它们应该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与会嘉宾发言
张卓林 副教授
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像人文精神与运动项目的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体育教育,引发我们对体育概念本源的深思。我们对体育的关注,不单单要聚焦于项目的技术战术,同时还应当留意项目的本质。蒋小杰教授提到了体育的目的性和体育教育的自目的性,如果忘记这些东西,我感觉就像忘记了我们体育人的初心。从学科建设来讲,人文与体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跨学院的读书分享会,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忘体育人的初心。
赵冰
再次感谢蒋小杰教授精彩的发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带着批判性的观点和思维去学习和思考,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行动的创新,必然是思维先行,有敢于挑战的思维模式,才能够谈得上创新与发展。蒋教授呈现出了一个对于体育教育的全新论点,对于排球学院的师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头脑风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学院师生之间的建设与交流,加强术科学院和学科学院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跨学科的融合和发展,共同搭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平台,拓宽师生们的学术研究视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