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耳其语

2022-09-07 20:16:49 刘钊

    土耳其地跨亚欧,地缘政治地位独特,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对我国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近十年,国内有八所院校先后增设土耳其语专业。


    我校土耳其语专业建于1985年,经短暂中断,于1999 年恢复招生,专业现有中国教师三名(两名博士、副教授,一名博士在读),外国专家一名(博士)。


    非通用语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师生联系密切,教师从学生入学伴随至大四毕业。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与学生亦师亦友,时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培养正确三观。思政建设,融于教材,融于教学。


    近两年专业教师集体发力,教材成果显著。

    2021年8月《土耳其语讲中国文化》出版;2021年11月《土耳其语阅读(1-2)》获教材处立项;2022年6月《土耳其语综合教程(1)》《土耳其语听说 教程(1)》获校一流非通用语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立项,《土耳其语语法》获评首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院、学校课程建设。开设学院选修课《古突厥-回鹘语入门》,参与学院地区研究教研室研究生课程《西亚现代政治》,另有全校选修课《土耳其语(1-2)》。









    教师学术科研方面,2020年校级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顺利结项;2020年4月《制度设计与政治文化:基于土耳其2002-2014年的案例》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预计年内结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化要略(土耳其语版)》立项。《土耳其语语法》在过去几年内已成为国内土耳其语学界的权威语法指南,北外土耳其语专业在国内土语界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近两年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18级学生1项、20级学生2项),其中18级学生的大创项目已顺利结项,并被评为“市级优秀项目”;20级学生参加学校“音为心声”多语种配音大赛获一等奖;多位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首届土耳其语朗诵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合唱均有我专业学生积极参与;2019年我专业学生作为校队主力参加首都高等院校艺术体操比赛获第一名。


    语言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恢复招生至今二十余年,本专业始终注重语言研究,白手起家,出版精读、口语、翻译教材、词典、语法专著译著等16部,另有社科项目成果3部专著基本完稿;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已结)。2019 年《古突厥语语法》《土耳其语汉语-汉语土耳其语精编词典》 《〈先祖阔尔库特书〉研究》分别获得第五届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研究成果译著、辞书和专著类一等奖。《土耳其语语法》今年获得我校首届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 专业建有古突厥语、古乌古斯语和现代土耳其语标注语料库和专用检索程序,是语言研究、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得力工具。


    专业从最初的单纯外语教学逐渐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以科研成果夯实本科教学、拓展课程内容。

    “冷门绝学”项目回鹘文《金光明经》研究、《先祖阔尔库特书》和《鹦鹉夜谭》直接服务于古代突厥历史文化相关课程,《制度设计与政治文化》为本科生国情课程提供重要的文献来源,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可为本科笔译课提供大量素材。 此外,专业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与语文学、敦煌学、宗教学、 地区研究等诸多学科形成交集,为丰富相关领域的学术生态作出积极贡献。


    专业毕业生活跃在对土交往的各个领域,外交部、文旅部、商务部、新华社、国际台、国企的相关岗位多为我专业毕业生。


撰稿:刘钊

供图:关博


责任编辑:李星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耳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