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于7月24日下午3点,进行了全国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第六讲的学习,此次微党课由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六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或党员教师进行主讲。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以“大道至简,人民至上——从疫情防控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为题讲述了此次疫情中,我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救人为要还是救市为上,能救尽救还是放任自由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和其他国家抗疫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我们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大国担当!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高岚以“战‘疫’中的责任与担当”为题,讲述了210余名吉大医生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他们当中有70多岁高龄的郑杨主任作为团队定海神针,更有着许许多多80后90后的无限热情,他们在党与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与武汉人民共同奋斗,克服艰辛。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这个时代中的责任与担当。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巩茹敏围绕家国情怀这个关键字,与广大师生展开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微党课。今年6月7日,是哈工大建校百年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哈工大写来贺信。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哈工大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也赞誉了哈工大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就作为新时代的哈工大人,如何不忘初心、铭记嘱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巩老师分享了他的理解:“第一,不忘初心,奋发学习。百年岁月如歌,不忘峥嵘岁月。第二,谨遵校训,实干兴邦。
中科院院士翟裕生与全校师生分享了他年轻时的奋斗故事;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根厚教授勉励青年学子,并高度赞扬在疫情中高校师生有条不紊地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正如党委副书记林善园所说的那样:地大将立足学科特色,放眼世界、心系天下,让地质报国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蒋传东为我们讲述了合肥工大全体师生在面对洪涝灾害做出的贡献。从校长到一位位普通的学子还有校友,他们面临洪涝,不畏艰辛深入抗洪一线,他们发出“与时代同频,与抗洪共振!” 的号召一个个鲜活的实例都诉说着合肥工业大学党员师生责任与担当、决心与坚守、英勇与奉献的感人故事。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这场抗洪救灾的伟大斗争中,胜利必将属于党和人民!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雪章生动深刻阐述了云大全体师生为抗击疫情做出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有不辞辛劳的研发团队,有奔赴外国为一线采购抗疫物资并克服困难送回国内的云大老师,更有着一位位在一线奋斗,服务社会的云大青年们。每一位云大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党和人民的号召,他们在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谱写着新时代的华章。
支部成员观看完微党课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和难忘的精神洗礼。曹军霞同志说到:在一个多小时的微党课中,来自六所高校的10位主讲人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大学在抗“疫”期间发生的防疫举措和抗“疫”感人事迹。其中,东南大学从中国与西方国家抗疫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突出中国共产党大道至简、人民至上的人民情怀,同时也讲述了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东南大学全力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做的防控各项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就抗疫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展开讨论,不但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付出与决策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而且也肯定了哈工人在疫情期间所彰显的家国情怀。这一件件事情都在鼓舞着我们也能跟党走,时刻为人民,尤其是青年党员更要肩负起责任,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
倪星星同志说到:在汹涌而来的疫情面前,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无数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全力以赴做好了救护、保障、组织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中国共产党再次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与赞扬,更让中国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宗旨理念。身为一名党员,我要严格对自身的要求,真学、真信、真做,努力加强自身理论、道德、文化素养,知行合一,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扛起责任担当,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杨旦旦同志说到: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将学习作为人生最好的修行。灾难面前勇做先锋,不做看客。我们要有“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的处事态度。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党员同志要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初心。青年学子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要有“生逢其时,重在肩”的使命与担当。
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此次高校战“疫”专题系列党课的学习,聆听了六所高校师生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的感人事迹。大灾面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听完之后,大家深受感动,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一场思想的大洗礼。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该胸怀爱国情怀,以思政为引领,以专业为支撑,做好教书育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