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双语”赋能 --- 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工党支部助力强国建设在行动
一堂生动的“双语党课”正在进行,教师党员们流利地运用中英双语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这是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工党支部日常党建活动的缩影。一场以“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双语微党课竞赛在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举行,师生党员们用流利的外语讲述中国革命历史,传递中国声音。这是该院专业英语教工党支部将党建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作为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入选支部,他们通过双语理论学习、双语党课展示,使党建活动既保持政治高度,又富有专业特色。
一、政治引领,双语赋能党建新模式
该支部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支部发挥领导班子领学作用,坚持“第一议题”专题研学、中心组集中跟学等多种方式,并突出“英语+”特色。他们开展一系列汉英“双语理论学习”“双语文化传播”等主题党日活动,拓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网络学习渠道。这种双语党建模式不仅提升了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二、党建业务双融合,成果丰硕显担当
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支部围绕审核评估整改、师范专业认证等教学中心工作,助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2024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回升到84%,比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学生党员百分百就业。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支部党员同样表现出色。他们翻译的李巨怀长篇小说《书房沟》正式出版发行,组织学生参加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并连续两年获优秀组织奖。在产学研合作中,党员参与比例高达90%以上。
三、服务地方,打造“行走式”党建品牌
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打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党建工作品牌。今年3月,支部成员赴杨凌示范区开展产学研协同发展考察交流和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他们与示范区多个部门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智慧农业示范园、综合保税区等机构企业,探讨外语学科服务科技创新与外贸营销的实践路径。这些行动为学院在涉外农业培训、国际会展翻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拓展了渠道,助力示范区打造农业对外开放的“西部窗口”。
四、榜样引领,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支部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通过实施“头雁”工程,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全覆盖,多措并举提高班子政治意识、思想觉悟和履职本领。支部的战斗力得到广泛认可,支部书记耿秀萍教授被授予宝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各类评优表彰中,支部成员表现突出,展现了党员教师的良好形象。目前,支部正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外语赋能”的“一站式”社区建设,打造集引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社区。这个支部的故事证明,当党建与专业深度碰撞,基层党组织就能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工党支部以“双语”为桥,既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又拓展了国际传播能力,真正实现了“1+1>2”的融合效应。他们的实践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党建不是脱离业务的“空转”,而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引擎”。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这样有特色、有活力、有担当的样本党支部,以党建领航方向,以专业赋能发展,共同谱写教育事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崭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