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创新开展“双语互鉴促党建,文化交融传薪火”专题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研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版本,并就中国文化负载词对外传播策略展开跨学科研讨。
活动中,党支部书记步国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系统阐释中国特色政策话语的翻译原则。针对“组合拳”“枫桥经验”“千万工程”等特色表述,提出“三步走”翻译策略:一是遵循信息等效原则,采用“意译+背景阐释”方式突破文化壁垒;二是实施增译策略,通过添加历史沿革、数据支撑等要素构建认知框架;三是运用意象重构策略,对“内卷式竞争”“帽子治理”等隐喻性表达进行概念转化。他强调:“译者要当好文化摆渡人,既要确保政治话语的准确性,也要构建受众友好的解释体系。”
本次活动以“政治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升”模式,通过双语对照研读、案例库共建、传播效果模拟等环节,既深化了党员教师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理解,也掌握了“翻译中国”的方法论工具。通过分组推敲“土特产”“新质生产力”等热词的英译方案,形成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院党委书记陈朝魁指出,双语学习作为支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对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党支部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持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为党员教师们搭建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学院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