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我校物流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获批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购管理专业获批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5月6日,在学校召开的2020年教育教学大会上,物流学院作为一流专业建设典型进行了经验交流。
国家一流专业的获批,背后强大的支撑来源于整个物流学院。2006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成立。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设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工程5个本科专业。建院以来,物流学院一直秉承着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培养模式创新为推动,科研与教学双引擎推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整合办学资源,突出物流特色,持续优化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不断致力于学院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群的全方位、多层次建设和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构建多层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精英化人才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拥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前身为1989年设立的物资储运管理专业。1994年,物流管理专业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的高校之一。历年来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多项品牌及特色专业荣誉,累计培养毕业生2000余人。多年来,一直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物流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课程分级建设机制。物流管理专业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构建课程分级、分类和分层建设机制,分别根据课程性质、建设基础和受众程度,建立了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金课分级体系。其中,遴选了《仓储与库存管理》、《物流概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和《供应链管理》4门专业核心课,以及《国际物流》和《物流企业经营与运作》2门特色选修课,进入国家级打造梯队。
构建多元化师资培养平台,强化师资培养。立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具有较强“校企实践能力的卓越型人才+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型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国际型、双师型及科研型的多元化培养。通过每年引进2名海内外优秀人才进专业,选送2名教师到海外进修访学,以及“双师型”建设和青年教师“1对1”辅导机制,专业师资结构不断优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拥有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2人,国家部委及一级协会特聘专家6人,另有海外特聘教授5人,企业外聘导师8人,教师资源丰富,能力优秀。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实现精英教育。建立卓越班,强化实战能力,对接学生就业需求;建立实验班,强化学术研究,对接学生国际、国内升学要求;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实现行业职业经理对口化培养打造。同时,构建了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培养“3+1”双培班,实现全面个性化培养。
建立国际共融人才机制,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构建了“2+2”中美国际班、“2+1+1”日通国际班、“3+1”中德国际班机制,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其中,中美班运行6年,培养学生190人;日通班运行2年,培养学生30人;中德班已运行15年,培养学生200人交换1年学习,互派教授讲学782课时;中长期国际交流学生覆盖率达到30%,取得了显著效果。
构建递阶式实训培养体系,强化实战能力。物流管理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以“学科竞赛+创新实践+企业家创业指导”为一体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实操、优化、创新”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
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得第四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全国金奖和“马钢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还成功举办了“亚冷杯”物流设计大赛,深化学生学科竞赛引领教学改革的思路,推进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团队精神、提升了创新创业素质。
面向与物流管理专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根据重要性、作用等不同建立了分级建设机制,并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维护,从学生参观、实习、联合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多维度进行建设,实现实习基地的真正价值。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分级维护,将原有18家实习基地精简为10家,并新增了3家知名企业进入到合作范围,企业参观、实习达到了百余人次,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充分依托优质行业资源,遴选了8名有丰富物流从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组成校外专家委员会,并担任专业校外讲师或导师,定期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出谋划策,强化专业与市场的强度对接及学生实战化能力。同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物流专家,每年开展“物流职业经理人讲座”系列讲座以及“物流名家讲座”各16场。通过讲座,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建设,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业水平。
以德树人、协同共育高质量的采购管理国际化精英人才
采购管理专业源于北京物资学院传统特色专业——物资管理专业,在“特色立校”背景下,2002年,连续8年在工商管理专业下招收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学生。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办采购管理专业,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第一家培养采购管理人才的高校,揭开了采购管理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传承特色,聚焦核心优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继承北京物资学院物资管理领域传统优势,既充分利用已有的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商品学专业核心资源,又积极借鉴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贸中心、美国供应协会、英国特许采购供应协会以及欧洲采购高等教育知识体系,集成中外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吸收整合相关专业核心资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2011年,成立了第一个采购实习实训基地;2012年,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了采购系列教材;2016年,与中物联采购委签订了“校外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被评为“五星级”专业,全国排名第一;2016年,为了推动国际化进程,开始申请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国际认证;2017年,连续3年开办“中国高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精品课程教师特训班”,为高校培养采购管理师资以及为企业培养高级采购管理人才;2017年,组织发起设立“全国高校采购管理专业联盟”,国内采购管理专业高校有了交流的教学与科研平台;201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届采购实践大赛,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积极筹备全国采购大赛,从而推动国际采购大赛。2020年,获得由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颁发的国际采购认证。
苦练内功,强化责任担当。采购管理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5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8%;具有海外出访经历教师占70%,可以双语授课教师占90%。专业教师队伍秉承“采购人”的专业使命,努力打造具有卓越知识体系、丰富教学科研平台、多维度国际化培养特色的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具有协调沟通、决策优化、实践应用的国际化采购运作能力,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以适应新形势、新政策、新技术背景下对高质量采购人才的需求。
以德树人,夯实专业基础。采购管理专业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全育人”基本人才培养理念,引导教师充分挖掘采购管理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以“浸润式”的学习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采购人才,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多方协同,提高人才质量。在精准明确社会对采购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与合作的校企联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大纲。通过“奖助学项目、实验课开发、订单班建设、共建实践基地”等校企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提升采购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战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从事采购相关的工作。目前,采购管理专业具有企业奖学金项目6项,共建校企合作单位6家,每年开设企业家课堂32学时。通过加强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合作,推进与国外高校建立采购管理专业学生交换机制、开展“3+1、2+2”等交流项目,在实现教学资源互补的基础上,推进采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服务社会,助推采购梦想。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采购管理在这个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部高校物流教指委采购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通过对国内外高校采购管理专业的调研,结合不同类型企业对采购管理人才需求,制定采购管理专业教学国家标准。与全国高校采购管理专业联盟成员共同设计采购管理专业课程,共享课程资源。采购管理专业多名专业教师,被聘任为中物联采购委采购管理专家,参与中物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采购师认证工作,承担国家采购管理专业自考建设相关任务。并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神华、国家电网、北京公交、北京燃气、北京建工、延长石油、枣矿集团、厦门钨业以及Faurecia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采购管理的咨询研究与培训服务。
2020年5月,北京物资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工作大会正在召开,物流学院全体教职工也围绕着大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持续开展教育教学观念的研讨交流活动。在今后发展中,物流学院将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专业集群建设,推动专业一体化发展、整合教学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强化各专业的支撑力度。通过专业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团队发展,构建优质教学科研平台,打造高质量教学科研成果,为一流专业建设夯实基础,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支撑、为一流人才培养添加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