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大红楼去,做时代新青年

2024-12-24 16:07:10 前线客户端 吕清华

北大红楼即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是一座具有光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也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在这里,五四运动的火种被点燃,“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佳话被传颂,一代又一代新青年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走进红楼,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道光线都仿佛在演绎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我看到他们在灯光下激烈讨论的身影,听到他们为真理而争辩的声音,感受到他们为了理想而燃烧的激情。我看到罗家伦提笔写下“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我还看到谢绍敏撕下衣襟、咬破手指,用鲜血书就“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1919年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时代。5月4日,一群怀抱理想的新青年,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大声疾呼,他们因痛打卖国贼被捕;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被捕。社会各界积极为他们声援,也为青岛呐喊,声音响彻云霄,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这些场景和画面,不仅让我们对五四运动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新时代青年应担负责任的深刻思考。

在红楼的每个角落,都有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位先生的足迹。我仿佛看到了两位革命先驱提笔写文章,奔走为国家,手不释卷上讲台,宁入狱也绝不低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李大钊和陈独秀以惊人的远见和智慧,引领着中国的革命潮流,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筹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他们在红楼中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如何结合中国实际进行革命;也在红楼教书育人,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和抱负。每一次长夜里的灯火通明,都是他们对未来的不懈追求和对信仰的坚守。

当我走出红楼的时候,夕阳正洒在斑驳的墙壁上,为这座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心中充满了对那段红色岁月的敬意与感慨。回到现实,我深知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带上讲解器,同样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以讲解红色故事为桨,身体力行地去学习、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吕清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丁莉莎

(转自前线客户端)


责任编辑:丁莉莎
我支部吕清华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带上讲解器,肩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和使命,在北大红志愿讲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