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9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淀区永泰小学再度携手,在永泰小学“育林小菜园”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以“共植‘育林’新绿 同育思政红苗”为主题的秋季芹菜种植活动。学院青年教师张伯瀚带领研究生代表参与活动,并特邀学校后勤处3位劳动实践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活动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党支部承办。
在活动开始前,永泰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为马院师生以及劳动实践专家佩戴红领巾。阳光下,红领巾随风轻扬,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浓浓的敬意与仪式感在“共建小菜园”前迅速升腾,为接下来的共建劳动营造了温馨而庄重的氛围。
随后,永泰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与张伯瀚共同为栅栏门悬挂“共建小菜园”木质标识牌。随着红绸落下,这块小小牌匾“共建小菜园”标志着双方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征程上再度携手,把育人初心播撒进泥土,静待时代新人的新绿破土而出。
接下来,劳动实践专家们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业知识小课堂,详细讲解了芹菜苗的生长习性、移栽技巧以及后续的养护知识,强调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劳动实践专家的悉心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与永泰小学的同学们携手组队,共同打造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小菜园”。活动中,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小菜园”里处处洋溢着温暖与活力。研究生代表们俯下身来,耐心地为孩子们示范、校准铲窝的角度;小朋友们则踮起脚尖,认真地将一个个小土窝戳得整齐有序。一株株嫩绿的芹菜苗,在一双双“大手+小手”的细心呵护下,稳稳地植入土窝,安下了新家。
研究生代表们还巧妙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们讲述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将思政教育无声融入劳动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劳育相融。
种植的最后一步是浇水。清冽的水流缓缓渗入土壤,也把“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一同浇灌进幼苗的根须。经过师生们的辛勤耕耘,昔日的空地化作整齐的翠绿菜畦,思政课的道理与青青芹菜苗一同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这一排排蓬勃的新绿,为秋日的永泰小学校园点亮了盎然生机。
此次“共建小菜园”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劳动实践,更是一次富有深意的校际联合育人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指导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沟通协作与育人实效的能力,永泰小学的同学们则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劳动不易、收获成长喜悦,真正上了一堂走进自然、触动心灵的沉浸式劳动教育课。活动切实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理念从书本引向田间,让思政教育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生根发芽,为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样本。这片生机盎然的“小菜园”,不仅是学生们劳动的天地,也是思想的试验田,更是成长的见证者,为两校的育人工作注入了清新活力,也为后续持续开展共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伶伶 图片:王宇晴 孙天骄 永泰小学 编辑:魏冰宇 审核:郭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