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设计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一)

发布时间:2025-04-09 17:58:5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党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2025年3月29日,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刘秀伟与雄安新区赵北口镇党委书记辛红,以设计为支点,探索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两位书记通过校地联动、产教融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截屏2025-04-08 11.33.31


赵北口镇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通过 “设计 + 文旅” 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将传统蒲苇编织技艺通过 “设计 + 党建 + 产业” 的创新模式,实现从 “指尖技艺” 到 “致富产业” 的蝶变。为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赵北口镇组织委员张程钢组织印刷学院师生参观赵北口镇创富工坊蒲编工作室,介绍了工艺生产的各个流程。展示了从单一手工艺品到不同艺术品的衍生,并表示当地还与其他地区以及生产商进行产业合作,利用其蒲草编织产业经验,推动全产业链本地化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化蒲苇编织产业体系。

截屏2025-04-08 11.33.50



参过过后,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刘秀伟教授带领师生团队与赵北口镇党委书记以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当地需求,带领学生团队参与 “品牌升级”,“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包装设计” 等多个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展览展销,打造品牌符号,让非遗文化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刘秀伟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需汇聚多元力量,协同推进,设计在此过程中不仅是美感的呈现,更是时代精神的表达,与当下社会生活结合,才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赵北口镇党委书记辛红表示这种理念与赵北口镇的生产发展模式不谋而合,并表示镇政府将通过设立 “乡村设计创新基金”、建设 “设计人才孵化基地”,与印刷学院建立专业团队长期驻镇服务,并协商成立“乡村振兴设计联盟”,整合高校、企业、村民等多方资源,形成 “需求收集 — 方案设计 — 成果转化” 的闭环链条,并借助北京印刷学院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实现从 “无名草” 到 “网红草” 的转型。

截屏2025-04-08 11.34.03

     从白洋淀畔的 “指尖技艺” 到首都高校的 “创意工坊”,从研学基地到高校文创市集,设计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乡村肌理,生动诠释了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乘数效应。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与赵北口镇党支部以党建为纽带,将设计思维贯穿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全过程,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 “设计 +” 解决方案。未来,赵北口镇将继续以设计为媒,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书写更具温度的答卷。


责任编辑:刘秀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刘秀伟与雄安新区赵北口镇党委书记辛红,以设计为支点,探索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