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5年3月1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举行时珍国药班师生见面会。学院领导班子、张冰教授、各年级班主任及全体时珍国药班学生齐聚一堂,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本次活动标志着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培养方案解读环节,雷海民院长系统阐释了中药学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该体系通过了“筑基(3)-强化(2)-拔高(3)”三阶段递进培养,构建起本博贯通的“4+4”培养通道。特别强调了“早跟师、跟名师”的特色机制,为学生配备由博导组成的导师团队,着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师生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各级学生代表踊跃发言。例如:2022级胥姝辰同学就课堂学习与科研训练的规划安排提出问题和建议,2023级周宁同学针对课程设置优化发表见解,2024级新生代表吴杰同学分享了学业衔接中的困惑。针对学生关切的科研资源分配、国际化交流机会等问题,学院领导从构建了“本博一体化”平台,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属导师,常态化开展暑期研学、国际专家讲座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解答。

针对新生提出的跨年级交流不足问题,学院将建立“学长领航计划”,由优秀学长组成帮扶团队,助力新生适应培养体系,并且书院也建立了“时珍书院-朋辈互助”群。针对时珍班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学业压力问题,张冰教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勉励学生“在压力中锻造韧性,在挑战中实现突破”。

傅骞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时珍书院作为中药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平台,肩负着培养“懂传承、善创新、有担当”的领军人才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拔尖人才培养需要“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希望同学们珍惜优质资源,既要筑牢中医药文化根基,又要培养跨学科视野,努力成长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新生力量。
本次见面会是中药学院落实教育部“四新”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构建了“本-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建设“双一流”学科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