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汽车维修与新能源汽车教研室党支部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全系B类专业课程共计94个班次,其中77 个班次成功落地实训室授课,占比高达82%,实践教学比重显著提升,标志着支部在教学模式转型上迈出关键一步。
一、制度先行,打通理实衔接堵点
为夯实改革基础,出台《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细则》《实训项目备料单》《理实一体化授课计划模板》等重要文件,明确实训中心与专业教师协同流程,成功打通了过往存在的沟通衔接阻碍,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畅开展奠定了基础。当下,党支部将目光聚焦于教师能力提升,期望助力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容走进实训室,自信且熟练地开展实践教学。

二、靶向培训,激活教师实训动能
针对教师“不敢用、不善用”实训设备的问题,党支部将每周二下午定为“实训能力提升日”,通过“1专题学习+N自主备课”模式,组织专任教师开展设备操作、项目化教学等专项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实训设备的使用规范”“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与保养”等5期主题培训,覆盖教师58人次。

三、精准施策,破解外聘教师协同难题
尽管改革成效初显,但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每门课程在实训室的授课学时占比尚未达标,距离50%的目标尚有差距;二是外聘教师与系外兼课教师参与实训室授课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对实训设备生疏及晚间授课时间安排等因素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已规划应对策略,将组织专项培训帮助教师熟悉设备,同时合理优化上课时间,全力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向纵深发展,持续为学生打造更优质实用的教育教学体验,助力学生专业技能稳步提升。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操作的学习环境。汽车维修与新能源汽车教研室党支部将持续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