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强基铸魂育桃李 凝心聚力守讲台

2025-10-16 16:26:25

清晨,教师党员带青年教师打磨公开课教案;课间,支部委员牵头讨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放学后,“党员科研小组”指导学生科创项目。这些场景是教师党支部扎根教育一线的写照。教师党支部是高校、中小学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是师德师风建设“主阵地”,也是连接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桥梁纽带”。只有将“强基铸魂”与“凝心聚力”融入教学,才能让支部成为育桃李、守初心、促发展的坚强堡垒,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思想铸魂是教师党支部的“定盘星”,筑牢政治信念才能确保育人方向不偏航。过去部分教师党支部“重业务轻党建”,“三会一课”多围绕行政事务,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如今,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思想学习与教育使命紧密结合。高校教师支部开展“红色经典研读会”,探讨家国情怀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小学教师支部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党课”,聆听老党员育人故事;跨学科联合支部开展“思想碰撞会”,分享新课标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心得。

教学赋能是教师党支部“着力点”,推动党建与教研深度融合,才能让支部“活”起来、“强”起来。针对“党建与教学两张皮”“青年教师成长慢”等问题,教师党支部打破学科壁垒,以“教研融合”思路搭建平台、激发活力。高校教师支部按“学科方向+科研课题”组建党小组,设“党员科研攻关岗”,针对“关键技术突破”“教学成果申报”联合攻坚;中小学教师支部推行“党员导师制”,骨干教师党员与青年教师结对全程指导;跨学段联合支部开展“教学比武”,党员教师带头展示示范课、样板课,带动教学水平提升。

育人扎根是教师党支部的“试金石”,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才能让支部走进学生心里、扎下教育根基。过去部分教师党支部“重成绩轻育人”,活动围绕“升学率”“科研指标”展开,对学生成长关注不足;如今,教师党支部以“学生满意度”为最高标准,通过“全员育人”打通服务学生的“最后一米”。

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支部党员主动靠前,如高校支部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设立“学业互助小组”,党员教师义务辅导;小学支部围绕“随迁子女融入”设计“同伴互助”课程,党员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实践证明,教师党支部成效靠学生“成长”检验。当支部将育人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知识传授”拓展到“全面发展”,就能成为学生信赖的“引路人”,筑牢党同青年学生的血肉联系。

支部如烛,点亮讲台;堡垒如基,扎根教育。新时代教师党支部建设,既要“强基铸魂”筑牢思想根基,让政治更坚定、队伍更过硬,也要“凝心聚力”深耕教育一线,让教学更优质、育人更扎实。从高校“科研攻关岗”到中小学“课后服务班”,从职业院校“企业调研队”到特殊教育学校“爱心帮扶组”,教师党支部以“对称平衡”思路,将“支部强”与“教育优”结合,串联立德树人“神经网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时代新人写下讲台注脚。

责任编辑:张梁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文以“立德树人、强基赋能”核心使命为出发点,结合高校教师党支部实践场景,从思想铸魂维度,剖析如何破解问题。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