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耕一线强服务 聚力赋能促发展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 “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29 19:46:19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党委作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吉林省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构建实践“一二三四五”党建工作体系,“五彩党建”为载体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自专项行动启动一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方向,以“科技蓝”驱动创新,以“服务金”检验成效,倾力培育“党建红·科技蓝·服务金”三维融合党建品牌,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线服务”经验做法。

1.聚力多方共建,搭建“立体化”服务平台

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致力于打破壁垒,整合资源,构建了覆盖校企、校校、校地的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平台网络:

1)校企协同,共建研发高地:与中庆集团、亚泰集团等省内外30余家行业优质企业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省级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智能建造实验室),孵化多项科研成果,切实做到将实验室建在产业链上。

2)校校联动,共筑学科高峰:与吉林建筑大学等高校强强联合,共建省级一流学科联合创新平台(土木工程学科),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土木工程学科创新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3)校地融合,共促乡村振兴:与公主岭向阳坡村、农安县三合村建立结对关系,共建校级科研平台——吉林省智慧乡村建设研究基地,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中。

1-1

1 与合作企业共建省级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基地

2.聚焦多点联动,打造“品牌化”服务项目

建设工程学院教师支部围绕国家所需、地方所急、群众所盼,精准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品牌服务项目。

1)赋能学生成长:2025年9月,面向全校开设“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第一期顺利开班,校企联合授课,辐射6个学院学生,着力培养新兴领域交叉创新人才。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旨在更深层次服务区域产业布局与人才培养。

2)共享教育资源: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共享教学科研方案,为提升区域教育水平与行业技术水平贡献力量。2025年度,支部书记孙娜为兄弟院校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专题辅导1次,支部党员王诗朦为兄弟院校教师做科研经验分享1次,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数字造价师资培训1次,覆盖省内10余所高校,累计受益教师100余人;同时,支部党员伏玉为亚泰集团骨干员工作《AI时代市场拓展与招投标管理》专题报告1次,受益人员50余人。

3)深耕乡村服务:扎实开展科技助农,与农安县三合村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三合村葡萄品鉴展销节活动提供环境美化、电商平台搭建、现场志愿服务等高标准、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援;与企业联合在公主岭向阳坡村、永发乡等精准实施玉米种植遥感监测、秸秆新能源转化等系列项目,以专业科技力量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2

2学院联合企业面向省内高校教师开展数字造价师资培训

3.突出多维示范,培育“精品化”服务成果

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全国高校“双带头”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培育创建的一年里,基于扎实的工作基础,在“一线服务”中结出了丰硕成果获评全省“高效服务吉林振兴优秀案例”1项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金奖1项、铜奖1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7项(其中1项助农项目获批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围绕低空经济、乡村振兴、教育服务等主题,新立项相关省部级课题15项,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一线服务”品牌项目亮相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以科技之力赋能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赢得与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及观众的广泛赞誉,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与社会影响力。

1-3

3 科技助农品牌项目亮相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通过开展“多方共建、多点联动、多维示范”“进阶式”服务品牌建设工程,成功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强大动能,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了生动的基层实践范例。

责任编辑:王玉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深耕一线强服务 聚力赋能促发展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 “强国行”专项行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