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学院举办“午间职话•师生共叙未来路”系列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建引领育人工作,帮助学生实现“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土木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开展的“午餐心灵对话”党建品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两期,第一期活动由土木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乃忠领衔,第二期由学院院长张爱玲召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尹钟,教工党支部书记陈艳玮、副书记汪奎,毕业班辅导员及毕业班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倾听心声:毕业生分享求职感悟
在温馨的氛围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就各自班上同学们的升学、实习、就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分享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有同学提到,自己投递的很多简历多数石沉大海,并坦言曾经排斥劳务派遣岗位,但在了解“国企项目制用工”等新型模式后,观念有所转变,还有同学反映对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条款、竞业协议等法律知识存在认知盲区。部分学生提到毕业设计与求职的时间冲突问题,赵可雄同学表示在赶毕业设计进度的同时还要抽空面试,压力较大。同学们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信息获取等方面遇到一些困惑,希望学院能提供帮助。部分女同学特别提出求职困惑,李晨萍同学分享某招聘会现场只招收男生简历的经历;另有同学咨询"土木专业是否只能去工地""转行需要哪些准备"等职业路径问题。
精准指导:“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把脉就业方向
在第一期活动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乃忠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需求和建议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为学生未来指引方向。他强调:“同学们要勇敢的走出舒适区,保持理性积极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多元化就业,积极投身到基层和企业中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杨书记详细解读了学院的就业帮扶政策,包括简历优化指导、模拟面试培训及“一对一”职业咨询渠道的开设,党总支副书记尹钟老师补充建议:“同学们在就业中首先应该要要充分认识就业形势,其次是要有自身清晰定位,三是要脚踏实地,要敢于竞争、多尝试多总结,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就业”。

第一期“午餐心灵对话”活动
在第二期活动中,针对劳务派遣问题,张爱玲院长建议区分“核心岗位派遣”与“辅助岗位外包”,提醒关注用人单位的培训体系和发展通道;对于合同风险防范,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天眼查”核实企业资质。张爱玲院长还对同学们考研、考公等进行了指导。教工党支部书记陈艳玮、副书记汪奎等老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简历的优化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

第二期“午餐心灵对话”活动
多维帮扶:搭建求职成长通道
之后,在欢快的氛围中,同学们分组探讨了面试技巧、行业动态等话题,并踊跃向在场教师提问。多位学生现场组建“求职互助小组”,互换联系方式,约定共享招聘信息、模拟面试经验。
在掌握毕业班同学们的需求后,土木学院也将在近期充分深化党建活动,由党员教师开展“先锋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在认识就业形势、面试技巧等方面开展讲座等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新增“行业导师面对面”模块,邀请劳务派遣转正的优秀校友分享职业发展路径;开设女性职场力讲座,涵盖工程类岗位的着装礼仪、沟通策略等内容。另外,学院还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帮扶学生就业,行政教职工要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辅导员要深入同学中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实时掌握同学们的求职动态,教师要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指导开展学生就业帮扶。
近日,土木学院党总支还走访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成都分公司,并开展“党建联建聚合力 校企互鉴谋发展”的党建主题活动,就土建类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等交换了意见。同时,学院还积极和四川省房地产协会、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玺时代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系,邀请单位到校参加校园招聘会。
党建引领: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通过前两期的活动,同学们普遍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温暖有特色、沟通交流高效。通过老师的答疑解惑,他们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深切感受到在学院的归属感,并衷心感谢学院给予的真诚关怀与指导,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长期开展。
“午餐心灵对话”,是年度土木学院党总支的重点特色活动,活动倡导,号召全院党员教职工积极参与、充分落实锦城教育学、发挥锦城教职工情感劳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朋友们的实际需要的背景下组织好每一期活动的主题。师生面对面、“边吃边聊”是本次“午餐心灵对话”的特色,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根据活动主题自由发言,交流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土木学院也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可信赖、可依靠、可求助的堡垒作用,结合同学们成长的实际需要,计划多个主题,将活动全面贯彻到各支部、各年级,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