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吉锋,地质工程教工党支部党员,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作为一名躬身地质灾害防治事业二十余载的地质工作者,心中时刻装着地质安全,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视为至高使命。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怀揣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常年跋涉于高山峡谷之间,无畏艰险,始终冲锋在防灾减灾最前沿,用专业与忠诚在地震救灾和地灾防治战场书写了感人篇章。
危难砺初心:高原震区的生命守护
吉锋同志先后参加了汶川地震、青海玛多地震、甘肃积石山地震、西藏定日县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后发扬雷锋精神,主动申请抗震救灾工作,为准确把握灾害损失、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2023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遭遇6.8级强震,山河呜咽,同胞蒙难。灾情就是命令!吉锋同志临危受命,和系部教师毅然挺进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最高达5300米的极震区,执行灾害核查评估的艰巨任务。面对高寒缺氧、地势险恶的生命禁区,他和团队以血肉之躯挑战极限,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精湛的专业素养,夜以继日,高效精准地完成了灾害评估。这份凝结着汗水与智慧的报告,成为精准掌握灾情、科学规划重建的生命线,为守护受灾群众利益、稳定社会大局注入了坚实力量。更令人动容的是,在紧张的排查间隙,工作组始终心系灾区孩子,积极奔走,为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等重灾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急需的学习和体育用品,在冰冷的废墟上播撒下温暖与希望的种子。
工作小组向长所乡小学生捐赠学习和体育用品
险境勇逆行:应急抢险的尖兵力量
作为四川省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人员,吉锋同志是危急时刻的“定盘星”,身体力行践行应急处置。每当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星夜驰援的身影。凭借对地质风险的敏锐洞察和科学研判,成功指导了10余处重大滑坡隐患点,将险情化解于萌芽,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宁。无论是护航成都大运会等国之大事,还是鏖战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时段,总是主动请缨,枕戈待旦,始终坚守在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前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行动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
科普润民心:筑牢防线的基石工程
吉锋同志深谙“防胜于救”的道理。他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要求,矢志将专业知识化为守护民生的坚实护盾。每年汛期,足迹遍布四川系部偏远山区的小学课堂,风雨无阻地开展“地质灾害进课堂”活动;他的身影活跃在高风险县市和部队营房,悉心传授地质灾害预防知识。这些深入浅出的科普培训,如春风化雨,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和部队一线人员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夯实国家地质安全防线、支撑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
匠心铸国器:超级工程的守护脊梁
常年奋战在西藏东缘地质灾害频发的热土,吉锋同志比任何人都深知重大工程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他大力弘扬“李四光精神”,以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近年来,深度参与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西藏JX水电站、CZ铁路地质灾害防治、雅砻江卡拉水电站等一系列国家超级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评价工作。他的专业智慧和严谨态度,为国家能源大动脉和超级工程的建设运行保驾护航。如今,部分工程已顺利投产发电,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背后,是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庄严使命,深深镌刻在祖国壮丽山河间的无声誓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