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问题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大运会)于2023年7月举办,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首场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吸引113个国家和地区、6500名运动员参与,涉及18个大项、269个小项。同步举行的FISU世界学术大会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以“大学体育:相拥多彩世界”为主题,围绕“运动、健康、科技、文化”等话题展开研讨,有2000余篇学术论文投稿。
面对“三难”挑战——意识形态问题敏感、术语精准性要求高、多语种协同复杂、应急响应压力大(赛事期间突发舆情与跨文化冲突),外国语学院教师党支部亟需破解:
1. 专业能力短板:师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翻译经验不足,意识形态审查经验不足,跨部门协作流程不熟悉;
2. 党建引领缺位:传统党建活动与赛事服务脱节,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实践路径
党支部以“党建+赛事+育人”融合模式,构建“三阶一体”服务体系,实现意识形态无差错、语言服务零失误、党建赋能全覆盖。
(一)筹备阶段:党建引领,锻造“红色译力引擎”
1. 组织重构
成立“大运会语言服务团队”,下设意识形态审查、场馆对接、舆情处置3个党小组,23名党员教师全员下沉,带领13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战;
设立“党员责任区”,支部书记袁彬和党员李航、张莺凡、龚漪璞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李子仪等负责FISU世界学术大会全程意识形态审查,包括投稿论文、会议陈述、专家交流等;支委李梦楚及党员欧阳聪颖、邹逸然等带领学生志愿者负责大运会各场馆、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等的语言服务工作。
2. 专业攻坚
研发《术语手册》,指导语言服务各流程的操作;
开展“双线练兵”:邀请语言服务专家开展培训4场,组织模拟敏感事件演练5场、混合采访区口译实战演练8次。
3. 党建融合
将赛事筹备纳入主题党日,开展“译心向党·护航大运”专题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赴大运会与FISU世界学术大会实地踏勘,现场认领任务;
推行“1+2+N”结对机制(1名党员教师带2名学生骨干辐射N名志愿者),确保语言服务质量。
(二)实施阶段:精准服务,彰显“中国译员担当”
1. 术语标准化
完成大运会场馆与FISU世界学术大会会场双语标识审核,修正一般性错误翻译12处以及意识形态问题8起;
审定FISU世界学术大会2000余篇投稿学术论文及会议报告近200篇;翻译赛事手册、会议指南等10余万字,无不良反映。
2. 应急处突
党员教师24小时值守“语言服务热线”,处理突发需求12次(如某国代表团行李延误紧急协调、某国运动员宗教礼仪咨询);
化解跨文化冲突2起(如某国运动员误读“熊猫基地”导览信息引发误解)。
3. 文化传播
在运动员村协助开设“Discover Chengdu”双语文化角,举办蜀绣体验、川剧脸谱绘画等活动12场,服务外籍人员800人次;
(三)保障机制:协同创新,筑牢“红色防线”
1. 战时机制
协同学院党委在个场馆中心、主媒体中心、运动员村及FISU世界学术大会中心设立4个临时党小组,动态解决问题16项;
2. 激励体系
开展语言服务质量评比,8名党员师生获评语言服务“优秀志愿者”。
三、成效与数据
1. 服务创优
完成大运会赛前及赛中,以及FISU世界学术大会口译任务18场次、笔译10余万字,实现0投诉,获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专业与热情完美结合”的高度评价;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社厅和四川省体育局评为“大运会先进集体”。
2. 党建赋能
党支部获成都体育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及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书记袁彬获四川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李梦楚获成都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孵化《体育赛事翻译》校级思政示范课程,赋能运动项目英语教研室入选学校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
3. 育人突破
3名学生凭大运会服务经历签约成都世界运动会主委会,继续服务国际赛事语言服务及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4名学生进入体育文化公司或运动队从事体育翻译工作;8名同学报考了体育翻译硕士研究生;10名师生考取了运动项目执裁证书。
四、经验启示
1. 党建引领是核心动能:通过党建融合,以及“党员责任区”与临时党小组的设立,实现政治优势向服务效能转化;
2. 标准先行是质量基石:以术语建设、语言培训及实战演练确保服务专业性;
3. 团队协同是效率保障:通过团队协助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五、支撑材料
1.成都大运会部分官方文本翻译(中英文);
2. FISU世界学术大会部分官方文本翻译(中英文);
3. “大运会先进集体”证书;
4. 支部党员大运会证书及实景工作照片;
5. 《成都日报》专题报道师生党员语言服务工作。
案例价值:本案例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国家重大体育对外交流活动提供“组织重构—专业深耕—文化传播”全链条解决方案,可复制推广至其他国际体育赛事及体育对外交流活动,助力中国语言服务走向世界,彰显新时代高校党建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