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文化赋能“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2024-05-20 11:19: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何琼肖志勇


5月11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土建系专业课教师,带领朽木可雕创新创业团队来到桃源,参观桃源非遗文化展示厅,与桃源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肖修鸿就非遗木雕产品创新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讨论。肖修鸿还现场指导团队学生打磨文创作品,指导雕刻技法。

“桃源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肖修鸿指导朽木可雕创新创业团队雕刻技法

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形成文创产品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非遗大师的组合形式,不断挖掘非遗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产出创意作品。

朽木可雕创新创业团队正是“大思政课”改革的典型,团队成员在“思政小课堂”学习中华文化的独有特性,在“社会大课堂”开展寻访参观,去感受非遗文化的传神魅力,回到专业课堂将专业实践与非遗文化进行结合,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寻访参观非遗文化现场留影

团队成员还将非遗文化课搬进留学生课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吸引了两名非洲留学生加入团队,在社交平台上用英文和法语传播桃源木雕文化,提升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为留学生上“桃源木雕”非遗文化课


留学生用英语和法语介绍桃源木雕非遗文化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形成了非遗文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新格局,以“大思政课”的高质量建设为关键举措来实现思政课程的守正创新,形成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责任编辑:马曼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形成文创产品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