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入党为什么 现在为党干什么 将来给党留什么
——从百年党史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的辅导员“三问三答”
长江师范学院 李梦莹
摘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学习党史正当其时,党员应当铭记那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于阅读和思考中知古鉴今,将党的历史延伸到更广远的未来,答好“时代之问”。尤其作为奋斗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贯穿自身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思想政治教育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既接续历史又映照现实、指引未来。展望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思想政治辅导员们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百年党史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做好新征程上的答卷人。
第一问:过去入党为什么?——初心之问
入党是有时代特征的。革命战争年代,入党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入党是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满足人民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之后,入党是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进入新时代,入党就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贡献一份力量,早日实现中国梦。时代在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人民”二字也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1945年4月24日,毛泽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报告,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到“宗旨”的高度。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并用“伟大、光荣、英雄”三个词,热情赞颂了中国人民。
“初心之问”里,体现了党践行根本宗旨的坚定自觉,饱含着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新征程上,辅导员要答好“初心之问”,首先要始终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谋实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作为奋斗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要锤炼品格,努力地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要牢记使命,努力地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要勇于担当,努力地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
第二问:现在为党干什么?——担当之问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今天已经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成为14亿多人口大国的长期执政党。我们党之所以能成长为百年大党、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很重要的就是有一大批敢于在困难时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凭借着强烈的担当精神,大量党员干部在防汛抗洪、抗震救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大家”在前、“小家”在后,将鲜红的党旗在重大斗争主阵地和基层一线始终高高飘扬。1998年特大洪水,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少党员干部写下“生死状”;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党员交纳的大量“特殊党费”,在废墟上架起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33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跑出了战“疫”加速度。
“担当之问”里,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担负着改变国家和中华民族命运的职责和使命。新征程上,辅导员要答好“担当之问”,首先要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爱岗敬业,以对党忠诚、负责的赤诚之心,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种好负责的“那块田”,真正做到日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困难面前豁得出;其次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根本点是保持艰苦奋斗、做到清正廉洁,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切实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全方位加强思想改造,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做到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坚决不碰高压线。
第三问:将来给党留什么?——奋斗之问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涌现出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30多种中国精神,立足于无数党员个体的丰富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不同时期体现出各自特点、不同含义,但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都和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奋斗之问”里,体现了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精神谱系和锤炼的鲜明政治品格。新征程上,辅导员要答好“奋斗之问”,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扎根基层、躬耕不辍的同时,更要提升政治站位,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找问题、找差距,不但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还要围绕工作对象的特点扎实开展工作。不同代际有不同思想特点,要善于运用新话语,感染人引领人;另一方面,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从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奋斗精神,用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创新的精神,做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可靠辅导员。
在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将面对更加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通过常发“初心之问”“担当之问”“奋斗之问”, 对照国家和学校在新时代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向高标准看齐,向优秀同事看齐,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思政育人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坚持学有体悟,学有践行,把握好育人规律,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将自己的人生方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