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情系乡村·医暖夕阳”暖心收官

2025-08-05 15:10:17

6月30日至7月4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情系乡村·医暖夕阳”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地青山桥镇花园村,顺利完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圆满收官。从健康服务到生态整治,从田间劳作到民生关怀,实践团队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为乡村振兴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健康服务精准落地,医疗资源下沉乡村

现场义诊:专业把关护安康

活动首日,实践团成员与学院的10余位专业老师早早来到花园村村部,迅速搭建起一个专业且便捷的诊疗咨询平台。他们通过问诊、查体等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疾病筛查、健康咨询及用药指导服务,针对疑似病例给出具体的诊疗建议。义诊过程中,志愿者们全力配合:引导村民有序问诊,协助测量血压与血糖,还耐心为村民解读各项数据。看着村民们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得安心,志愿者们深深体会到,每一份付出都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一场健康的接力,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此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 200 余人次,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

1

慢病科普:专业讲解解民忧

健康知识讲座现场,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粟伟栋老师与团队成员一同化身健康科普员。他们紧扣乡村居民普遍关心的健康话题,从 “合理膳食搭配”“慢性病日常管理” 到 “夏季养生保健要点” 等多个维度,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细致讲解。配合着图文并茂、直观清晰的 PPT 演示,村民们听得格外专注,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到了互动答疑环节,大家热情更高涨,纷纷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提问,展开深入交流。

2

健康服务:暖心检测送上门

实践队员们走进村民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检查服务和健康宣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老有所医、老有所护” 的民生温度与责任担当。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实践团精心编制了健康手册,里面提醒村民 “吃药一定要定时定量”“每天摄入盐量不要超过一个啤酒瓶盖大小”,将课堂上学到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村民能轻松操作的健康指南。患有慢性肺气肿的曾叔叔在家中接受诊疗后,感动地说:“老师和孩子们上门看病,还教我怎么护理,比自己跑医院方便多了。”

3

4

二、实践劳作融入乡土,青春力量扮靓乡村

躬身田间助农忙,共筑产业振兴梦

花园村蔬菜种植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详细讲解蔬菜种植品种、育苗种植技术、生长周期、养护要点等知识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随后,在蔬菜基地负责人黎叔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头戴草帽,分组走进田间,顶着烈日帮助农户采摘成熟的辣椒。从“捏蒂旋转”的生涩模仿到熟练装筐,队员们半天内协助采摘白余斤辣椒。劳作间隙,曾春明校长与种植户交流产业情况,对基地产业化模式表示肯定。当大家围坐分享刚摘的西瓜时,汗水与笑声交织成夏日田野里最生动的图景。劳作实践让青年学生真切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乡村产业的潜力。

5

6

齐心协力清污秽,绘就生态宜居底色

烈日下,团队成员们与环卫工人合作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河道沟渠、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队员们分工清扫垃圾、搬运杂物,即使汗水浸透衣衫也毫无怨言。清理过程中,他们同步开展垃圾分类科普,通过现场演示讲解“塑料瓶要扔可回收桶”“剩菜剩饭能堆肥”等知识,还传授了防蚊灭鼠的病媒生物防制技巧。“现在知道垃圾怎么分了,村子干净了病菌也少。”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主动加入了后续的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团队们用行动带动村民成为环境守护的主人。

7

8

三、走访慰问双管齐下,民生诉求精准洞察

民生访谈倾听诉求

“健康兴,乡村旺”,社会实践队聚焦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福祉,通过实地调研,为乡村振兴和老年健康注入新的活力,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队员们通过乡村发展影像唤起村民回忆,收集到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民生诉求。“要是村里能给我们上门体检就好了,我们就不用走路或者一直等车去镇上了”“老人在家没人教怎么用血压仪”……这些真实声音被逐一记录,将形成调研报告为后续服务提供依据。实践团累计收集健康问卷100余份,每一份问卷都像是一扇通往乡村老年人内心健康世界的窗户,透过它们,队员们看到了乡村老年群体在健康方面的诸多困境与迫切需求。

9

10

暖心慰问排解民忧

团队成员们事先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村里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后,为困难家庭送去食用油、大米等物资,用“看得见的温暖”传递关怀。队员们用这些“看得见的温暖”,让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这不仅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爱心的延续,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它不是一场短暂的表演,更不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而是需要把村民需求转化为持续服务的动力。

11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家中,从医疗服务到生态科普,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的三下乡实践,既让学生在泥土中锤炼了专业本领,也为乡村注入了“健康+产业+生态”的多维发展动能。“当我们用听诊器听见老人的心跳,用双手摘下新鲜的辣椒,用扫帚扫出整洁的村道,才真正理解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义。”这支青年队伍将带着实践收获继续前行,让“情系乡村·医暖夕阳”的温暖持续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12




责任编辑:杨金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护理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情系乡村·医暖夕阳”暖心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