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学教育 科技赋能教育创新
2025年上半年,滁州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党支部继续加强服务地方中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与滁州市第二小学携手开展“党建+科学教育服务”系列活动,精心组织了AI赋能基础教育专题讲座和12场次科普实验展演活动,调动12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直接受益教师37名,学生720名,以专业实践赋能科学教育,用红色党建点亮育人之路。
AI赋能教师讲座,助力智慧教学转型
3月26日,物联网工程系党支部党员教师胡晓静,为第二小学全体教师开展“AI赋能办公能力提升”专题讲座。胡老师从AI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多种实用的AI工具,并重点讲解了AI在教育教学与办公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结合生动案例展示了如何借助AI提升工作效率与教学质量。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今后的智慧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
AI赋能办公能力提升讲座
入党积极分子走进课堂,点燃科学探索热情
自3月起,支部每月组织4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二小课堂,开展“科学实验展演”系列活动。活动共完成“空气炮大作战”“会跳舞的硬币”“隔空灭火”“承重纸桥”等12项趣味实验,通过动画演示、互动讲解等方式,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的课堂体验。孩子们在欢笑与惊叹中感受物理、化学的神奇魅力,激发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科普展演
参加6次展演活动的学生党员王哲在总结中说道:“看到孩子们做实验时眼中闪烁的光,我更加明白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含义。”对二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老师”带来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许多学生在课后尝试用磁铁让更多物品“跳舞”,或设计出“更强力的空气炮”,科学的种子正在悄然发芽。
党建引领协同育人,校地共建服务基层
与二小开展的科普服务活动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既发挥了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也增强了党员师生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双方将依托党支部建立“常态化科普服务机制”,通过“党建+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校园科技节共建等形式,持续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种子,让红色党建与绿色科技在育人沃土中同频共振、协同发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