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主办,来自全国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双利,《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编审乔君主持会议。
周亚明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在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之际,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重要回信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对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重大问题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的宣传与普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复旦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这笔精神财富正日益彰显出巨大的感召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学校将继续建设和发展交流研讨平台,将陈望道研究与《共产党宣言》研讨常规化、品牌化。
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作为家属代表对研讨会的召开和专家学者们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定期举办《共产党宣言》纪念活动非常有意义。
两场学术报告随后展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方面,阐释了《宣言》所蕴含的思想资源,指出《宣言》是“袖珍版”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主任科员郭海龙在对拉斯基《<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的里程碑》文本的解读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的大趋势是社会主义新文明将在东方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高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年士萍点评了两位报告人的发言,指出两人从价值内涵方面表达出《宣言》的现代价值。
在主旨发言环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胜解析了《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文化基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讲师豆勇超探讨了《宣言》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户晓坤报告了《宣言》中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点评了三位学者的报告。她表示,研讨会是反映学界思想变化的窗口,本次研讨会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广阔的研究空间。
下午的主旨发言中,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霍四通从语言的多个层面出发,提出陈望道翻译的《宣言》兼具准确性和创造性,语言兼顾了大众性和修辞性,风格是启发性与鼓动性的结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娟解析了《宣言》译本中“Aufhebung”对应词“消灭”“废除”等词的变迁;中国华陆公司原副译审张洋对《宣言》中若干名词、术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译本的理解与译述,并试译了全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毅将《宣言》的藏译置于社会性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表示藏文版《宣言》的翻译出版在藏区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保存藏语文的双重效果。复旦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点评了四位学者的发言。
随后,学者们围绕《宣言》翻译研究、《宣言》思想内容研究、陈望道人物研究三大主题进行了研讨。张双利逐一点评了11位学者的发言。她肯定了学者们论文的文献价值和较强的研究意识,对年轻学者探索研究范式提出了建议。她建议对《宣言》思想的研究应回到文本的复杂性中去,还要与其他文本互读,找到文本之间的脉络和线索。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朱鸿召为研讨会作总结。他指出,《宣言》的中文翻译不仅是个人学术行为,表达的是一代人的理想选择和几代人的革命实践,是一代人带着社会理想开启了百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应结合社会实践看《宣言》译本,理解《宣言》对中国的影响,还要把《宣言》放在世界格局下考量,把理论逻辑还原到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中去审视。陈望道先生翻译《宣言》是复旦人的骄傲,持续开展陈望道与《宣言》学术研究是复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表示,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讨会还将继续召开,在今年思想文化研究和译本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有更多关于《宣言》代表的理想与当下社会实践维度的研究。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和复旦大学校史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