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考

2020-05-12 20:34:01 求是网

编者按:2018年5月3日,求是网发表了我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的署名文章,题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考》;5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加编者按推荐转发。文章站位高远,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精神。现转发如下,供学习参考。

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清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重要判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成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具决定性的时代背景。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地方,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新时代更好更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聚焦根本使命、体现中国特色的统一,需要科学回答并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一、政治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应着力解决好为什么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首要问题。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首先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因为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发展方向同样决定高校建设成败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最根本地体现在为什么要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三个基本方面。

(一)新时代更好更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更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发展,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正在成为焦点的人才培养与争夺的发展态势。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的中国智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三)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四个坚持不懈”的行动纲领不但明确了我国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以“四个坚持不懈”为行动纲领。一是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把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理直气壮和坚持不懈地抓好,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三是要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四是要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让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环境。

二、根本使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应着力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要牢记为谁培养人。一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在政治思想和价值导向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培养人才,依靠人民办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二是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在当代中国,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发展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教育必须为党治国理政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人才支撑。三是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造就和发展了当代中国教育,为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应当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毫不动摇地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四是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只有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大方向、大趋势、大战略、大方针,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才兼备全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根本目标。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德”的核心就是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智”就是智慧,就是求真的能力,真就是真理和规律。“体”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美”的核心就是和谐美好,培养学生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核心任务,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把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一流人才的标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教育真正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引导当代大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把一代又一代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牢记如何培养人。首先,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办好我国高校,必须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其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为的大学生”。再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落实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紧紧贴近时代变化、紧紧贴近学生个性特点、紧紧贴近学生全面发展,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的困难和困惑,帮助、鼓励学生解决困难,化解困惑、服务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开辟多种路径,提供丰富资源,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共性需求和期待,又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期待,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染力和针对性。

三、中国特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应着力解决好大学为何、大学何为、大学何以为这三个基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发展的实践而言,一所大学要立足中国大地办出特色,首先要理清思路,对准焦点,着力解决好大学为何、大学何为、大学何以为这三个基本问题,真正把改革发展聚焦于培养人的人和培养的人这个关键点上。

(一)办中国特色大学,首要的问题是大学为何,即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应当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承担任务与使命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功能不断拓展,既凸显出大学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容易使大学模糊自身的核心职能定位,加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行政手段评价大学办学水平并配置资源的色彩较浓,让许多高校往往按照行政的“指挥棒”“跟着感觉走”,不可避免地为了更多地争取资源而一味追求“大而全”,也就很难真正办出特色。所以,归根到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独特标志,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其他功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

(二)办中国特色大学,重要的问题是大学何为,即立足中国大地应当立在哪里?首先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底线原则和办学方向的问题。造就一批又一批能够适应、服务并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绝不允许偏离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志、国家理想这一根本原则。其次,要立足我国现有的基本国情,这是一个现实基础和改革依据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正由“大”向“强”迈进、由“精英式”向“大众化”发展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办中国特色大学,必须立足这些基本现实,正确选择适合于大学各自不同特点、条件、优势与资源的发展路径。其三,要立足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一个育人土壤和教育使命的问题。培育深深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大学精神,并将之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熔铸于各自不同的办学传统、办学精神,真正凝炼出自身的独特精神气质,塑造大学之魂,汇聚发展力量,彰显出作为一所中国大学的基本特质,又能更好地本着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办中国特色大学,关键的问题是大学何以为,即打造办学特色应从哪些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两个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到把好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内涵发展的全过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自觉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认定并牢固确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灵魂深处扎根。三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作用,实践环节的主战场作用,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学生,武装学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讲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课堂,不断提升十九大精神教学的“含新量”,确保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入头脑、融入血液、直达灵魂。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放眼全球,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国际视野、达到国际水准的高校师资队伍。引导教育广大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五是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准。抓住高校分类发展和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实施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用好学术、服务、人才三把尺子,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18年5月3日,求是网发表我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文章《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考》,人民日报学习小组转发。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