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青年教师贺加瑞

2024-07-19 11:56:02 盖笛笛

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贺加瑞,国家级青年人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及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之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Arumugam Manthiram/John B. Goodenough)。贺教授在锂硫电池、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 (1)Nature Communications (1)Adv. Mater. (2)Energy Environ. Sci. (2)Adv. Energy Mater. (5)J. Am. Chem. Soc. (1)Angew. Chem. Int. Ed. (2)ACS Nano (5)ACS Energy Lett. (3)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5篇(含ESI高被引论文20篇、ESI热点论文4篇),论文总被引近万余次。担任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Power Sources 40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荣获202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然类)。贺教授的成功之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1.       您近期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cation等国际顶刊上发表很多高水平文章,对于发表高水平论文方面,如何找到比较好的思路或者idea呢?

出国之后整体科研氛围和国内差异明显,贺老师只能不断学习,进组之后除了进行安全培训之外,也在日常大量阅读文献,尤其是及时追踪顶刊,从而迸发出好的灵感。贺老师认为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不要为一时枯燥的工作气馁,只要不断地从成功中、失败中获取经验,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等到下一个阶段就会带给不一样的惊喜。对于发表论文,贺老师认为及时追踪顶刊,才能够更好地迸发出好的灵感。老师的第一篇顶刊Advanced Materials灵感就来源于一次小“意外”,不经意的发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之后贺老师始终坚持不断积累,戒骄戒躁,不忘初心,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       读研读博面对实验开展很不顺利,应该有很多挫败、沮丧、迷茫甚至是自我怀疑的时候,您是怎么克服层层关卡,成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贺老师谈到国外留学阶段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贺老师记忆中打击比较大的是,最初到国外时实验条件非常有限,实验器材也比较短缺,还遭受了老师的批评,虽然科研受到了条件的限制,但是贺老师依然不气馁不放弃,一方面夜以继日的进行着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与导师积极沟通,认真向导师说明了研究方向并展示了最近的研究成果,最终导师对贺老师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贺老师也成功作为唯一通过CSC项目留在国外课题组的博后,直到现在也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员。

贺老师告诫学生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后,首先要确定目标是什么,必须时刻保持对研究方向清晰的认识和对科学研究深刻的理解。要让目标成为前进中最大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需要记住目标,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在最后取得胜利。

3.       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科研小白们,在如何快速成长,融入科研工作,您有什么建议呢?

贺加瑞老师电子科大本科毕业后以专业前7%的成绩被优先推免攻读博士学位(直博生)。大三时,贺加瑞老师便进入到集成电子薄膜与器件团队实验室,在团队中他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也积累了相应成果。在进入博士阶段后,贺老师在学好课业的同时整理了之前研究成果,顺利投到了第一篇期刊,之后如同打怪升级,在出国之前成功发表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第二篇影响因子过十的顶刊。20169月,经过国家的层层选拔,贺老师获得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得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国际著名教授Arumugam Manthiram邀请,进入到锂电之父”John B. Goodenough大团队进行交换学习。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贺老师认为如何快速成长,首先是要多读,大量的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既要慢慢的精读也要快速的通读。同时也需要与导师相互配合,听从师兄师姐的安排和对实验操作的指导,认真听取师兄师姐传授的做实验的小技巧,很多时候能够事半功倍。贺老师说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更多是相互支撑相互合作,对于科研工作不但要主动和师兄师姐接触,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老师汇报,与老师多接触。除此之外,还要把自己阅读的所有文献都积极去整理归纳,形成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快速查找,同时也可以形成长远的积累。

6. 您认为一个好的研究成果的诞生取决于哪些因素?这其中,您最看重哪一条?

在此贺老师首先明确,好的期刊不是好的成果唯一标准,但目前这个阶段对研究生而言好的文章才是好的研究成果的直观反映。

对于一项优秀的、创新性强的研究成果需要坚实的实验支撑以及清晰的逻辑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取得好的成果后,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必须发表出来,一项好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发表也会逐渐失去它的价值,因此,及时总结及时发表也是取得好的研究成果的关键。


责任编辑:顾阳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贺教授的成功之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