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佳!能源与环境学院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佳绩

2025-08-24 10:30:17 杨洪一

8月11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北石油大学落幕。东南大学代表队在本次竞赛中共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创历史最佳。此外,东南大学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图1

图2

李林玲等同学(指导老师:程新兵)的作品《“斗转心移”——基于波浪能及翻斗式定时装置的海上光伏板冷却清洁系统》荣获特等奖。该作品创新性地集成了波浪能利用与翻斗式定时装置,通过“波浪推动提升局部水位-虹吸原理定时换水-翻斗定时冷却清洗光伏”的联动机制,实现了海上光伏板全自动、可控周期的冷却与清洁。这一系统不仅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更有效解决了海上光伏板因高温和污渍导致的发电效率下降问题,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与发电效益,为海上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图3

孙玥烔等同学(指导老师:梁财)完成的作品《风驰光掣——光伏-垂直轴风力发电一体机》荣获一等奖。该作品设计了一种光伏-垂直轴风光一体机,通过气动结构优化的扇叶使风机具备更宽风速适应能力,叶片旋转时产生的气流经特殊导流设计形成光伏板自清洁自冷却机制,构建出环境适应性强、运维成本低的清洁发电体系。

图4

潘亿东等同学(指导老师:施娟)完成的作品《光热源动,“泵”发潜能——用于城镇污水厌氧消化的光伏光热耦合水源热泵系统》荣获一等奖。项目提出可再生能源多能耦合解决方案,集成太阳能集热装置、光电装置及中水源热泵,构建太阳能与污水余热协同供能系统,实验研究了厌氧消化所需能耗与多种可再生能源供给的联合运行性能,解决了以往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量高的难题。

图5

金正阳等同学(指导老师:赵东亮)完成的作品《“智控温界,冷暖随心”———一种可调发射率智能建筑围护结构》荣获一等奖。作品围绕红外发射率可调材料二氧化钒以及热塑性聚氨酯展开研究,利用二氧化钒在相变温度红外发射率改变的特性以及热塑性聚氨酯的红外透明性,实现构建一种基于可调发射率材料的环境自适应薄膜。

图6

赵恩平等同学(指导老师:储升)完成的作品《“壳”聚变——光电催化虾蟹壳转化联产绿氢集成系统》荣获一等奖。该作品将光电催化技术与虾蟹壳处理相结合,阴阳极分别产生乙醇胺和乙酸,同时耦合联产绿氢,利用光敏阀门实现全天候反应,利用循环泵创造流动的反应环境;利用太阳作为系统唯一能量来源,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又增强了传热传质,实现了高反应速率温和条件下虾蟹壳的高附加值利用。

图7

屈圳凯等同学(指导老师:李桃)完成的作品《“管中窥天”——面向低空经济的轻质化燃料电池设计》荣获一等奖。为适应低空经济对轻质、稳定、低碳排的飞行器动力系统的需求,该团队从莲藕的多孔截面获取灵感,从结构出发对传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进行改良,提出了一种新型“多通道微管式”仿生设计。作品兼具优良的结构稳定性与发电性能,相较于传统无人机动力初具优势,并且能够利用包括氢气、生物质气、绿氨等在内的多种绿色低碳燃料。

图8

邹其霖等同学(指导老师:张会岩)完成的作品《“离子”归乡,“热气”朝天——等离子体耦合热催化生物质热解气加氢装置》荣获一等奖。该作品提出一种生物质热解产物不冷凝直接常压气相加氢技术与一体化集成设计装置,有效缓解生物质热解冷凝再升温过程带来的损耗,并通过常压加氢保证安全性,显著提升了整个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提升了热解产物的品质与稳定性,为高效转化生物质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烃类液体燃料提供了智慧与方案。

图9

张峰源等同学(指导老师:刘剑)完成的作品《无阻快充——旋转紧压式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荣获一等奖。该作品设计了一种高效率且可灵活迁移的相变储热装置,通过翅片交错排布实现高效传热,结合磁吸定位机制保证传热过程中相变材料的紧密接触熔化,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为太阳能储热系统的效率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推动节能减排发展。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社会实践调查竞赛,该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本届赛事延续“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核心主题,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优秀团队参与,大赛共收到来自669所高校的7990件作品参赛,经过前期评选,共计340件作品入围决赛。

作为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领域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东南大学始终以培养创新创业和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持续聚焦国家“双碳”战略需求。2021年,东南大学发起并举办全国首个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省赛,并通过江苏省省级赛事认定,至今已主办5届。目前,该项省级赛事已扩展至全国12个省市。

责任编辑:顾晓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东南大学代表队在本次竞赛中共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创历史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