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系党支部课程思政有颜有料 育人元素同向同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党支部课程思政作为典型案例,被青岛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题为“课程思政有颜有料 育人元素同向同行”!以下为文章节选。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构建了“全专业推进、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保障”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十四五”期间,学校评选建设百门课程思政标杆课程、百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百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打造了具有石大精神和能源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品牌,全面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取材鲜活,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1998年3月,时任塔里木油田会战指挥部总地质师的贾承造(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钻井现场查看岩屑时,在数万颗岩屑中发现了细小的砂岩颗粒。他当即决定停钻,做气测对比、岩心确认,因而发现了厚度200多米的主力气层砂岩,塔里木油田克拉2井横空出世,这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的上马……”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油田开发地质学》课堂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立强讲述了发现克拉2井的过程。他同时补充道:“勘探的许多重大发现都在于细致、敏锐的观察和创新性的思考,从细小的异常中捕捉证据,从一般人所忽视的现象中捕捉信息,进而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寻求真谛。”
课堂上,张立强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融汇于课堂讲授之中,把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穿插于专业知识之间,将石油英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融入教学,激励担当、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将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方法论剖析问题,拓展了课程深度和广度;将科学精神和职业伦理融入教学,引领学生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铭记于心。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等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了课程“全方位育人”。作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张立强还多次在全国性教学会议上分享课程思政经验,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做课程思政交流。

青岛日报-课程思政30

青岛日报-课程思政3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