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把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四大关口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把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四大关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蒋庆哲书记履职亮点项目
“加强和改进开放格局下的大学生思政工作”第三季度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越是对外开放,越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越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对外开放伟大事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把好四大关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贴心人、暖心人和知心人,把好学生的思想关、毕业关、开学关和心理关,将大学生思政工作引向深入。
一、做学生的引路人,把好“思想关”
第一,大力开展“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参与式”、“沉浸式”育人氛围。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学生原创短视频、歌曲、美术作品大赛征集活动,90余名学生主动参与创作,用“拍起来”“唱起来”“画起来”的方式弘扬大民族精神,讴歌抗疫英雄,歌颂历史成就,涌现《执笔挥洒,落笔生花》、《一灯破暗,百年光明》等46部深受学生关注的优秀作品,学校进行集中宣传展示。通过展现青年学子勇挑重担、接续奋斗的崭新风貌,以取之于学生的正能量素材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凝聚贸大学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力量,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使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最强音。
第二,及时把脉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学生工作“对症下药”。在学生毕业季,通过思想动态调研,了解毕业生对返校和行李打包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契合实际的工作方案,确保工作平稳顺利开展,同时引导毕业生正确理解疫情防控政策,以实际行动爱校荣校。在暑期,持续开展学生思想动态滚动摸排,了解学生对返校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新学期老生返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在秋季学期伊始,提前部署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以学生代表座谈会、个别谈话、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精准掌握各类学生群体思想动态,精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校园新规,及时关注学生诉求并确保有效解决问题。
第三,积极开展志愿实践,身体力行将家国情怀“落地生根”。在北京疫情最严峻的形势下,我校积极组织在京大学生响应市委号召,参与社区疫情防控,125名志愿者报名登记在册,服务北京疫情防控大局。暑假期间,我校继续落实在京学生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组织51名在京学生到北京市14个区的41个社区(村)报到,参与疫情防控辅助、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治理等3大类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1052.5小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今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我校共选派25名志愿者为本届服贸会提供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463小时,成为本届盛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做学生的贴心人,把好“毕业关”
第一,全员参与齐上阵,圆满完成“贴心寄”。面对疫情防控需要,学校有序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行李打包寄送工作,累计为3600余名毕业生寄送行李约2万件。在工作推进中,学校155名党政管理干部下沉一线,积极报名参与,投入到毕业生行李邮寄、寄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工作,为保障行李转运、进出校核验工作有序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安保、保洁、宿管等工作人员积极融入,保障了行李打包寄送工作的有序衔接。我校毕业生行李寄送工作成为“三全育人”的深刻践行,参与其中的教职工都不辞辛劳地用最质朴的方式打动着学生,以自己的贴心换学生的真心,激发了毕业学子拳拳感激之情,毕业生在感谢信中提到:“在新的人生阶段,我们愿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跃入人海并将之继续传递开来,弘扬新时代家国情怀,做一名有爱有义的贸大人。”
第二,多措并举克服疫情,助力学生“稳”“保”就业。一是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践行一线规则,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校领导带队调研督导学院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台账;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有温度、不断线的就业服务,第一时间启动网络双选会,提供就业岗位40000余个,超过去年全年岗位总和;三是充分发挥校友促就业作用,各地校友和校友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100多名毕业生通过校友帮扶落实就业去向;四是加大对湖北籍、未摘帽贫困县等特殊群体毕业生的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发放各类求职补贴47.56万元,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全覆盖,优先推荐特殊群体毕业生累计500余人次。截至8月31日,我校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51%,实现了稳就业和保就业目标,得到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高度认可。
第三,引领毕业生树立家国情怀,融入大舞台。一是组织学生学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精神,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就业观。今年我校有9名学生奔赴军营,报效祖国,报名人数、参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毕业生中,有214人到西部地区就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2.29%;27人到广西、四川、山东等地乡镇基层担任选调生,比去年同期增加6人。二是引导毕业生积极应对疫情挑战,踊跃投身服务国家战略的洪流中,与祖国同频共振。今年我校毕业生有590人到“一带一路”省份就业,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90%;240人签约医疗卫生、高新技术、能源制造等企业;2人入职北京冬奥组委。三是开展毕业感恩教育,通过开展返校毕业生行李打包志愿、线上毕业晚会、毕业感恩赠言等方式,引导毕业生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爱校爱家的真挚情感,上好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课。
三、做学生的暖心人,把好“开学关”
第一,周密制定“1+5+1”方案,暖心迎接学生返校。为迎接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学校全面部署,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形成“1+5+1”学生开学工作遵循,即:1个总体方案、5个根据学生开学关键时间节点划分的具体工作指南、1个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在充分保障全体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周密的方案设计,于细节中体现学校暖心关爱:提前与学生点对点联系,及早摸排学生健康轨迹;提前开通本科新生预报到系统,减轻现场报到负担;增加新生接站地点,解决新生到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全覆盖式电话慰问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解读学生资助政策;开展“惠园迎新,你我同行”迎新志愿活动,组织751名学生志愿者为新生搬运行李。
第二,严管厚爱提升管理水平,暖心保障学生健康。从学生离开家门、踏入校门,到进入校内教室、宿舍、食堂门,学校采取全流程不同时间节点的闭环管理,形成“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网格化单元管理体系、“宿舍长、层长、楼长”三层宿舍防控体系。此外,学校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通过“一人一案”常态化管理机制因人施策,全时监测各类学生健康状态,根据应急预案跟进体温异常学生。在全力保障学生健康的基础上,学校通盘考虑学生返校后外出实习、就业、就医、访亲等实际需求,结合北京高校“相对封闭”管理文件精神,采取学生进出校备案制管理。
第三,多维度上好开学第一课,暖心引领学生成长。学校将疫情防控和思想引领两手抓,多维度上好开学第一课:根植“新生引航”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开学典礼等育人契机,深挖疫情防控育人要素,上好“思想政治第一课”;融入校园防疫要求制定《校园健康文明行为公约》,开展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课”;以我校举办2020年北京洪堡论坛视频会议为抓手,引领学生积极关注绿色经济、文化传承、全球治理等议题,上好“国际化第一课”。
四、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好“心理关”
第一,根植疫情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回应学生心理诉求。学校结合疫情防控需要,迅速启动开发心理咨询预约网络小程序,同步运行线上和线下心理咨询渠道,最大程度便利学生获取心理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利用既有的成熟平台资源,创新开展“心理树洞”全天候网络心理支持服务,学生随时倾诉困扰,心理教师及时予以云端回复,从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保证支持性咨询服务效度,全方位满足学生心理需求。2020年第三季度累计共接待121次咨询,转介医院就诊2人次,“心理树洞”收到匿名投稿共计4封,在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后,均收到学生积极反馈。
第二,倡导学生“自助助人”,及时研判心理风险。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媒介效用,开展《YI心有你|返校心理适应小tips》等多期科普推送,助力学生在迅速适应返校生活的同时缓解内心焦虑。同时,在防范“疫后综合征”过程中,将学生由“心理育人客体”转变为“心理助人主体”,倡导“自助助人”理念,加强心理委员、宿舍长的心理慕课培训,创建朋辈心理互助氛围。为及时研判心理风险,学校制定“一人一案”干预方案,借助“心云”心理健康信息化系统、教育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等多个工具开展新一轮心理测评,提前预防、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潜在心理风险。
第三,发挥“三全心理育人”机制,开展新生心理教育。学校充分发挥“三全心理育人”机制,联合学院通过心理危机会商机制,充分发挥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群体作用,主动了解新生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针对新生离家入学引起的心理波动问题,通过推送《致2020级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如何适应我们与父母间爱的距离》进行积极引导。此外,学校探索新生心理文化月系列活动走深走实,通过心理主题讲座、心理调适课程、团体心理体验等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力求提升新生心理素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